更多文章可關注eating_man
有句話叫「無雞不成宴」,本人最中意食雞,同老友們聚餐但凡餐廳有雞料理,必要點上一道,尤其偏愛脆皮雞、豉油雞、白切雞等等,随着技法各不相同,風味亦各有神韻。廣東人對雞的喜愛,深入骨髓。而其中最為食家青睐的是「天然去雕飾」的白切雞,原汁原味,最見粵菜真谛。不是所有的雞,都能用來做成白切雞,最常用的是清遠雞、湛江雞、文昌雞等,它們的共同特點皮薄肉嫩,肉質細滑,絕不同于那些早已失去雞味、肉質粗糙的白羽雞。
上海「馬仔燒味」白切貴妃雞
白切雞要有雞味,一靠雞隻本身的鮮甜,二靠浸雞時的鹵湯,以七上八下之「浸」功烹熟雞隻,極品的白切雞外皮緊實、皮下夾有汁凍、骨髓微紅而不出血水,追求的即是這剛斷生的絕佳進食狀态。蔡瀾先生曾寫道「白切雞絕對不能全熟。全熟的肉就像是爛布,完全吃不出雞的香味;懂得吃雞的人,最享受那層皮。所謂的雞皮不肥不好吃,皮和肉之間有一層喱狀的膠汁最上乘。吃雞的皮,吸雞骨中的髓,大樂也。」一道精彩的白切雞,足以在廣粵站穩腳跟,而本人嘗過的最佳白切雞非廣州白天鵝賓館中餐廳「玉堂春暖」的白切葵花雞莫屬,以難得的葵花雞入馔,數十年的白鹵水賦味,精湛的技藝浸雞,最終呈現的是白切雞的巅峰,真正的醍醐之味。
廣州「玉堂春暖」白切葵花雞
除了廣東的饕客,其實江南水鄉的食客,也是白切雞的簇擁,其中的代表當屬上海,不過白切雞到了上海就改叫白斬雞了。上海白斬雞的做法沒廣東白切雞這麼講究,蔥節、姜片、白水煮了就行。上海食客的心目中,白斬雞要訣是「肉嫩」、「皮爽」。正統的白斬雞,隻能用浦東市郊農家的散養三黃雞來做,這種黃嘴、黃毛、黃爪的三黃雞,生長速度快、肉質細膩,最适合拿來做白斬雞。煮雞時,将雞放進沸水中,類似廣東白切雞般的七上八下,目的是為了讓雞皮受熱縮短、快速定型。妙的是煮完雞以後,撈起來馬上用冰水浸泡,雞皮遇冷收縮,口感豁然變得爽脆,肉質也能保持鮮嫩。之後再放入沸水,加少許冷水,文火煨熟。取出冷卻後,再抹上一層麻油,雞皮呈現出金燦燦色澤,正統的白斬雞出爐。
上海「小紹興」白斬雞
老一輩上海人一講到白斬雞就必去「小紹興」。「小紹興」由章潤牛、章如花兄妹于1947年創立,最初為一家賣雞鴨下水熟食及雞粥的攤檔,由于攤檔連招牌都沒有,而章氏兄妹一口紹興音,加上哥哥章潤牛個子瘦小,一些老顧客都以小紹興相稱呼,久而久之,「小紹興」就成了攤名了,并最終發展成了聞名遐迩的大酒樓。不過自個體經營轉國營後,「小紹興」現在的滋味已經一落千丈。妹妹章如花選擇退出,于涼城地區開設其食肆「章氏」,主打白斬雞同時兼營風味小炒,自得其樂,真是「斯人獨憔悴,一去三十年」。而如「振鼎雞」、「泰煌雞」這些滬上知名白斬雞專門店連鎖,皆為早期「小紹興」師傅離開後,同人合夥的産物。目前上海的白斬雞名店,「小紹興」大勢已去,「振鼎雞」、「泰煌雞」選材非正宗三黃雞,唯「章氏」尚可一試,但同樣大不如前。白斬雞江湖誰主沉浮,恐怕是沒有個統一的說法。
資料圖 上海「小紹興」舊鋪
上海「小紹興」總店
阿模靈,這句滬語中帶點貶義的稱呼,專指愚笨遲鈍、容易受騙的人,竟是一家主打正宗白斬雞的斬料食肆店名,「阿模靈雞粥」就這樣出現在我的朋友圈中,号稱原「小南國」老師傅主理,并且定點飼養三黃雞專供,以傳統老工藝,還原正宗白斬雞風味。
「阿模靈雞粥」鋪面
大廚是否真的為原「小南國」師傅,本人倒是根本不在意,即使是「小南國」本身,白斬雞也并非其招牌,更何況自2010年後,「小南國」建立中央廚房,主張門店統一出品品質,大部分菜品已同該門店師傅烹饪手藝無關。老闆上海人,甚是健談,對白斬雞亦是如癡如醉,侃侃而談,樂此不疲。了解到原來該名大廚為老闆叔父,在「小南國」時期擅長烹饪白斬雞,之前亦在「小紹興」有過工作經曆,目前為退休後技癢難耐,閑暇時幫忙烹制白斬雞。
「阿模靈雞粥」宣傳
為保證新鮮及最佳賞味時間,故該店主張一日四檔供應白斬雞,一檔限量十隻,售完即止。老闆表示,目前該店采用的雞隻,全部為浦東南彙合作農家的120天散養母雞,一日四十隻已是極限,再提高數量,雞隻供應恐怕無以為繼,甯缺毋濫,找不到合适的雞,情願不賣,這份志氣,倒是深得吾心。除了白斬雞外,還供應雞粥及雞爪,雞湯則需要自帶容器,但可免費提供。
“你們白斬雞的雞雜呢,怎麼不拿出來賣?”
“我們的雞雜是免費供應的,你要胗還是肝,我幫你斬些打包。雞心今天沒了哦。”老闆腼腆地笑道。
感動,油然而生。想起小時候,長輩帶我去市場買菜,買條鮮魚、買隻雞鴨,都會送些姜蔥,攤主更會詢問夠不夠,一粒叫鄰裡親情感的種子,那時已在我心裡播下。随着社會的進步,卻很少能再體會到這份簡單的感動。我想,真正讓我們有所感觸的都是這些平淡的小事吧。
「阿模靈雞粥」一日分四檔供應
斬料鋪的性質,注定隻能打包,無法當店堂吃。白斬雞,四分之一隻起賣,下莊或上莊同價,豐簡由人,倒也符合上海人早期的熟食店文化。掰着翅膀,頂住雞身,掰開來斬,這是斬雞的竅門。該店的斬雞師傅年紀不大,雞件卻是斬得不錯,雞塊如手指一般粗細,連皮帶肉一刀斬下,幹淨利落,不散不爛。擺盤成橋型略帶弧度,上頭點綴上幾片香菜,雞皮微黃、香菜翠綠。
師傅斬件 雞腳
師傅斬件 白斬雞
「阿模靈」的白斬雞,光從外觀看,其貌不揚,表皮沒有呈現出漂亮的金黃色,些許暗沉,可能在斬件後沒有塗麻油所緻。随雞附贈的是秘制醬油、蔥姜末以及一碟另類的辣椒醬。衆所周知,吃白斬雞最原始的蘸食佐料,隻有伴入蔥姜的秘制醬油,簡單而和諧。這裡另附一碟辣椒醬,老闆說這是因為他們的醬油配置秘方比較傳統,怕是當今吃慣重口味的食客會覺得偏淡,故額外提供一碟辣椒醬,是否一起蘸食,全憑喜好。
「阿模靈雞粥」白斬雞
「阿模靈雞粥」白斬雞
曾經去吃白斬雞,就是為了那一碟秘制的醬油。諸如連鎖「振鼎雞」、浦東名店「小浦東」均為其中的佼佼者,蘸醬尤其出色。特别是「振鼎雞」,雞肉柴鈍,也沒有雞味,但是蘸過其秘制醬油後,竟然有妙手回春之感,可以說略有些本末倒置,恐怕蘸醬的地位已經超過其白斬雞本身了吧。淺抿一口「阿模靈」的蘸醬,果然偏淡,将蔥姜末伴入其中,倒也有明顯的香氣。傳統的白斬雞,用的是上海名牌「海鷗牌」醬油,可惜的是「海鷗」品牌于九十年代末被「淘大」品牌兼并,上海老一輩中意的本地傳統釀造工藝,所呈現出調味淡、香氣重的「海鷗牌」醬油在千禧年後就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
「阿模靈雞粥」伴入姜蔥的秘制醬油
「阿模靈雞粥」辣椒醬
同全國各式雞料理比,白斬雞可能是最能保持雞肉原味的一種做法。在那個菜場還有活雞現殺的年代,白斬雞當然是用的活殺雞,最考究的更是現點現殺,将一個鮮字表現得淋漓盡緻。白斬雞在夏季賣得最好,老一輩上海爺叔,在店裡吃着白斬雞,配一瓶冰啤酒,覺得餓了可能再來碗血湯或雞粥,侃侃而談,眉飛色舞,夏天的燥熱無影無蹤。除了盛夏時節,白斬雞最熱銷的是過年前,這道曾經上海人家中招待必然存在的前菜,可謂是在那個「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年夜飯時代,獨領風騷數十年。
「阿模靈雞粥」雞件
不知是否因為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大衆的接受度,上海灘的白斬雞越來越熟,總歸失去了老上海人那種吃完嫩雞、吮食骨髓的樂趣。「阿模靈」的白斬雞雖不中看但中吃,雞皮雖不爽脆,但總算煙韌,皮下夾有薄薄的一層汁凍。入口後,雞皮爽滑不腥,帶些許油脂豐腴。緊實的肉質、濃郁的雞味、偏黃的油脂,正宗浦東三黃雞是也。咬合間,蘊藏在肌理間的肉味真理「雞油」香氣迸發,直沖腦髓,皮肉的湯凍消融于無形,化作一啖雞汁,令人心醉。那是雞肉與人之間無聲的語言,老饕吃一口就懂。蘸上些許秘制的姜蔥醬油,入口甜中透鮮,夾雜着蔥和姜的香味,蘸後的白斬雞吃在嘴裡鮮味和醬香味互相融合,慢慢咀嚼能夠感覺到明顯的層次感。由于白斬雞本身無味,需靠醬油來賦味,故這是一出猶如相聲中「捧哏」、「逗哏」間天衣無縫的配合,淡淡的醬油之味甘作綠葉,襯托着白斬雞這一絕對的主角。
「阿模靈雞粥」雞件
「阿模靈雞粥」我的評價
對于那些生于斯,長于斯并交付過青春的上海人來說,無論生活品質怎樣提高,可能白斬雞才是深埋于他們胃中最深的鄉愁。「阿模靈」的雞,堪稱一流,源自「小紹興」,卻有「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的志氣。其實上海人的白斬雞,完全不輸廣東的白切雞,隻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罷了,但是當今上海人對于白斬雞傳統技藝的傳承,卻是遠遜于嶺南人對于白切雞的追逐。希望上海能有更多的「阿模靈」,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畢竟,魔都之盛,盡見于此。
飲食人生 未完待續
阿模靈雞粥
電話:021-137 6497 0309
星期一至日:第一檔08:00 第二檔10:30 第三檔14:30 第四檔16:30 售完即止
地址:上海 黃浦區 蒙自西路2号蒙西菜市場A-3号
予算:¥30-50
謝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文章可關注eating_ma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