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劇——蘇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

蘇劇——蘇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6 00:15:34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在蘇州有很多能人異士他們精通評彈、昆曲、蘇劇,而這三種文化被譽為蘇州三朵花。而蘇劇充分的體現了蘇州文化的特質,它資源豐富,曆史久遠。想更了解蘇劇嗎?那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江蘇文化吧。

  蘇劇的前身起源于江蘇蘇州地區的曲藝-蘇灘(又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蘇灘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已在江浙一帶盛行,并流行到江西、福建等地。在這些地區,它被吸收到當地的劇種裡面,如浙江的婺劇、和劇及江西的贛劇中都保留着對白南詞的劇目,稱為“南詞”或“灘簧”。

  據《清稗類鈔音樂》載:“灘簧者,以彈唱為營業之一種也。集同業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淨、醜角色,唯不化妝,素衣圍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闆鼓。所唱戲文,唯另編七字句,每本五六出,間以諧谑。”所以,灘簧是一種所唱内容不拘一格,唱腔也不嚴格要求像昆曲那樣“字正、腔圓、闆準”,具有濃厚地方氣息及輕柔委婉、圓潤幽妙的藝術風格的民間花鼓小戲。

  清乾隆後,因昆曲開始衰落,不少昆曲藝人改唱蘇灘,從而進一步促進了蘇灘的發展。蘇灘分為前灘和後灘。據民間傳說,前灘的産生,是因為清王朝的一個皇帝死後,三年中不準大鑼大鼓演戲。于是錢某去掉昆曲的鑼鼓,把昆曲腳本中深奧典雅的文詞,改成通俗的七字句,成為用絲竹伴奏的蘇灘清唱。當時稱為錢灘,後來諧音誤傳為前灘。前灘是正戲,都是由昆曲改編、移植過來的整本戲,是通俗化了的昆曲,也稱全灘。

  後灘是诙諧戲,以地方習尚、風土人情為内容,多為一旦一醜的對子小戲。輕松活潑,随意穿插,較多保存民間灘簧特色。由于演唱時油腔滑調,笑料百出,亦稱油灘。此外,還有一個人獨唱的賦,因能及時編唱時事新聞而風行一時。

  清同治年間(1862-1874),蘇灘流傳到滬。當時習唱多為商界人士,僅以自娛,稱為清客。光緒十年(1884),蘇州名角張筱棣在四馬路義園茶館公演,林步青客串三日,倍受贊揚,遂與弟林步瀛以及杜子香、蔡雲麟等,組成上海第一個職業蘇灘班。朱筱峰、張筱棣等也陸續建班,在茶館、書場及堂會演唱。因其通俗生動、音樂優美而大受歡迎。

  十九世紀末,蘇灘已成為上海流行的主要曲種之一,并以熱鬧風趣自成風格,被稱為“海道”,以區别于蘇州的“蘇道”,常赴京、津、漢、甬、杭等地演出。光緒年間,林步青與京、昆劇演員周鳳文、何金壽、小桂枝等,常在丹桂茶園、新舞台合演京昆小戲,并在幕間化裝表演蘇灘段子,如《馬浪蕩》、《蕩湖船》、《賣橄榄》等。以後,朱筱峰、費西冷等也在遊藝場表演花裝蘇灘,各班社紛紛效學。自此,蘇灘便由曲藝坐唱演變為具有簡單的舞台表演形式的戲曲雛型。

  民國元年(1912年),蘇灘藝人鄭少赓借鑒文明戲表演方式,開創了蘇灘化妝演出。但到民國十四年(1925年)以後,才出現穿古裝的生、旦或醜、旦同台演出于茶館或水陸碼頭。其間女子蘇灘對蘇灘的細膩表演和婉轉唱腔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前灘已由叙事體的演唱,發展為代言體的曲藝,已經接近戲劇。

  化裝蘇灘出現後,坐唱蘇灘因其風格獨特而仍擁有一定觀衆。從二十世紀初至三十年代末,化裝表演與坐唱并存,這是蘇灘的興盛時期,各劇種、曲種有不少藝人改唱蘇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