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湖州民間曲藝之湖州三跳

湖州民間曲藝之湖州三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2:02:55

  追尋湖州文化的腳步,我們可以感受到它所蘊含的厚重和豐富多彩的内涵。湖州的湖筆早已被世人所悉知,但是同樣作為湖州一絕的湖州三跳卻鮮為人知,下面小編将帶大家去了解湖州的民間戲曲湖州三跳,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一起來看看吧。

  湖州三跳,俗稱“纖闆書”、“三敲闆”,簡稱“三跳”,皆因它的伴奏樂器是“三敲闆”而得名。流行、分布予以湖州為中心的浙北各市縣,是一種用勸世調單曲往複,使用湖州當地方言,說唱相間的地方曲藝。

  三跳的演唱形式有雙檔、單檔之分。雙檔時,一人主唱稱為“前場”,另一人稱為“後場”敲扁鼓伴奏,并從“落句”的尾字開始幫腔,叫做“拖哩頭”。伴奏樂器“三跳闆”,由三塊長短不一的長方形竹闆或木闆組成。左手夾握較短的兩塊“夾闆”分合碰擊;右手持較長的“帽闆”,轉動手腕在夾闆頂端擊打,敲出節奏。

  三跳的曲目十分豐富,常唱的有六十餘種。新中國成立後,三跳進入一個嶄新的曆史時期。創作、移植了一些新的曲目,如《王老頭翻身》、《折扁擔》、《苦腦子》短篇書目。其中,許雲天的《馬跳浪頭峰》獲省會演一等獎,光榮地出席了全國第一屆曲藝會演。

  湖州三跳是浙北地區具代表性的曲藝品種。曲目有較高的民間文學價值,唱腔樸實簡潔。其中,桐鄉的三跳唱腔音域寬廣,節奏舒緩從容,行腔纏綿優美,委婉綿長,别具一格。據考證,三跳所用的“勸世調”是越劇“呤哦調”的前身,對研究越劇唱調的形成有參考價值。又因其與宣卷勸世文有一定淵源,對研究宣卷的演變也有參考價值。湖劇中也常用三跳做為主要輔助唱調使用。

  據考證,三跳的起源和形式與宣卷有一定的淵源關系。最初流傳于湖州東鄉和江蘇的交界處。20世紀初,最早在湖州府廟内的茶室書場演唱三跳的藝人有楊阿培、王仁堂等,受到湖州人的喜愛,三跳演唱逐漸向湖州四鄉輻射延伸,藝人猛增,盛極一時。

  1924年,湖州曲藝藝人成立行會組織“明裕社”,楊阿培出任第一任會長,入會藝人達200餘人,其中專營三跳或兼營三跳的占半數以上。當時着名藝人有王廣源、田發根、肖洪寶、徐祥生、沈少芳、孫阿連等。

  藝人也因所在區域的不同而形成“幫别”,如王廣源、許雲天等為代表的“湖州幫”宋連忠、宋法林等為代表的“德清幫”,沈阿連、李連寶等為代表的“南浔幫”,陳金聲、陳富貴為代表的“石門幫”等,至20世紀40年代,三跳演唱區域已擴大到東至嘉興,平湖、上海,西至安徽廣德,北至江蘇冝興,南至桐鄉、杭州的廣大地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