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瑤族民間文化遺産:瑤族猴鼓

瑤族民間文化遺産:瑤族猴鼓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12 10:02:34

  瑤族是一個有故事的民族,瑤族文化也因此蘊含深厚。說起瑤族猴鼓,大家肯定不陌生吧。每逢瑤族節慶日,都可以聽到瑤族漫山遍野都是猴鼓的聲音。

  猴鼓也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已經在瑤族流傳了上百年的曆史。那麼,大家就随小編一起看看瑤族民間文化遺産:瑤族猴鼓吧。

  相傳,每逢瑤族的達努節(又稱瑤年或祖娘節),布努支系的瑤族人民,便在農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舉行三天盛大的民族節日,紀念祖先反抗封建王朝取得的重大勝利。屆時,瑤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裝,從四面八方彙集于鼓堂進行慶祝活動。鑼鼓喧天,人們載歌載舞,表演的民間舞蹈有猴鼓舞、銅鼓舞、蘆笙舞、牛角舞等,舞者邊奏邊舞,氣氛極為熱烈,反映出瑤族祖先的對敵鬥争和生産活動。

  樂器結構

  鼓框多用整段樟木掏空制成,呈圓形坐墩狀,兩端鼓口直徑25厘米、鼓高35厘米,鼓腰稍大,腰徑27厘米,兩端蒙以山羊皮,皮面大于鼓口20厘米,周圍邊緣鑽有若幹小孔,每兩孔間穿以小木棒,兩鼓皮相對應的小木棒用繩索往返勒緊,繩索中間穿以小木棒絞緊,後再打進木楔,鼓皮即可繃緊(圖)。鼓棰木制,直棒形,棰長30厘米。

  演奏時,多将鼓置于鼓架上,奏者站立鼓旁,雙手執棰擊奏。也可鼓身系帶挂于頸項,鼓置腹前,邊擊邊舞。還可一人背鼓,另一人邊擊邊舞。音色铿锵粗犷。主要用于瑤族民間舞蹈《猴鼓舞》伴奏。舞者通常為十二人,多少不限。

  表演人都化裝成猴子,分别敲擊猴鼓、小鑼、小钹,或手執金箍棒、芭蕉扇等各種道具,模拟猴子的跳躍、抓癢、嬉戲等動作,歡躍起舞,整個舞蹈的起始、疾徐,也都以猴鼓的節奏為據。在瑤族的達努節,人們集體表演《猴鼓舞》,高亢的鼓聲,矯健的舞步,為節日增添了熱烈的氣氛。一連數日,通宵達旦,盡興方散。

  從前,有個瑤家老人叫蔔努,住在平湖大江旁邊,祖祖輩輩都是給侯爺幫工,受盡凄苦。到了蔔努這一輩,侯爺與隔江的萬戶侯爺争奪地盤打起仗來了。侯爺為了取勝,就要所有的幫工上戰場,不去的就要挨千刀萬剮。蔔努看到侯爺這般兇惡,再也不能在這裡等死了,就暗地告訴瑤家弟兄——三十六計,跑為上計。

  您可能還會喜歡:

  詳解:漢族春節的民風民俗

  侗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之一:侗族花炮節

  惟妙惟肖的侗族蘆笙舞文化

  獨具特色的建築文化:侗族木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