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作為曆史悠久的世居民族之一,少不了就是民族習俗。阿昌族最有代表的就是會街節,那麼會街節有什麼風俗呢?一起來阿昌族文化中看看。
會街,阿昌話叫“熬露”,每年農曆八九月間舉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間的日子。傳說佛祖“個打馬”(釋迦牟會街節尼)為母親上天念經三日(相當于地上三月)返回人間時,佛光普照,青龍白象呈祥。阿昌會街必耍青龍白象,即源于此。
會街節是德宏一帶阿昌族的盛大宗教節日,每年農曆九月初十開始,節期5天,每天趕一個街子。會街節過去以求神保佑為主,現增加了群衆娛樂,物資交流等内容。阿昌族會街節是戶撒和臘撒地區的傳統節日。過去多在農曆九月中旬舉行,一般持續5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
“會街節”是阿昌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節日,主要是人們進行物資交流,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表達感情的機會。耍青龍、玩白象,是會街節期間最隆重、最精彩的娛樂活動。民間藝人制作的白象、青龍。一般用竹木編紮,彩紙裱裝,活靈活顯,表現出阿昌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
阿昌族人民崇拜白象。“耍白象”是阿昌族的一種民間傳統舞蹈。這種舞蹈,動作變化多端,樸實自然;情節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形象地再現了阿昌人的現實生活,給人們以生活美的享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