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最原始的文化。在原始古樸的怒族,因狩獵而産生了狩神歌,怒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不僅繼承發展這種民族傳統習俗,而且把獵神歌變成了一種内容豐富的民族文化。那麼,大家就随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怒族人民的口傳文化,獵神歌吧。
怒族是居住在我國西南邊陲占老民族之一。分布于東至大理、麗江,北至西藏的察隅縣、迪慶州的維西、西南至緬甸盂弄,以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為中心的橫斷山脈廣闊的高山深谷中,有25965人口,他們自稱怒蘇、阿怒、阿濃、若柔,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
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支。方言差别很大,長期與漢、傈僳、白、藏等民族共同聚居在一個區域裡,能操漢語、傈僳語、白族語、藏語等。怒族人民勤勞、淳樸善良,他們用聰明才智和勤勞勇敢的雙手開發了怒江。千百年來,怒族人民在與長期生活的曆史長河中,創造了物質文化的同時還創造了豐富的口承文學。
怒族獵手們出獵之前和獲得獵物的時候,總是按照規矩,虔誠地拜祭女獵神。那麼,為什麼怒族人在狩獵前首先向獵神進行祭獵神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過去在怒族看來,飛禽走獸等被一種無形的神主宰着支配着獵人的得與失。當時,對于處于女權時代的女性往往是人們崇拜和贊美的對象,支配得失的靈性自然也會附在女性身上。
他們認為,森林裡的所有飛禽走獸都屬于山神、諸神的家畜,這些獵神管制着一切野獸。誰要獲取它,誰就要向她們祈求,就得用酒肉或其它供品與她們進行交換,否則,獵神就會發怒,就會把災禍降于人們,也談不上獲取獵物了。因此,為了獲取獵物避免獵手受傷害必須祭獵神。
二是在怒族人在狩獵中,随着時問的推移野獸已逐步減少,有時獵人收獲多,有時收獲少,有時一無所獲,這就直接威脅着怒族的生存,而要獲取獵物的多與少,一切都由獵神主宰。為了能多得到獵物的恩賜,給予獵神所好,感激她們的恩典,就必須在出獵前要進行祭獵神,并以同等的供品與措神進行交換。
三是在狩獵中,要獵取猛獸,必然會遇到各種風險、傷害甚至送掉性命。如果沒有嚴密的防護措施和高度的警覺以及好的弓箭就會被猛獸吞食的危險。因此,為了封住猛獸的嘴,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就必須在出獵前進行祭獵神,祈求獵神不要傷害自己。
為了使這狩獵的經驗和技術一代一代傳授下去.為了更多地獵獲野獸,不僅言傳聲教,而且通過民間藝人的口傳形式,藝術加工,便形成了獵神歌。這就是怒族獵神崇拜與獵神歌産生的曆史背景和原因。
怒族獵神歌是獵手們在獵到羚牛時吟唱的一支贊美女獵神的歌,它用樸實的語言,塑造了一個結實而勤勞的女獵神即怒族的婦女形象,歌頌了祖國邊陲的壯麗江山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從總體來看,《獵神歌》結構完整嚴謹,内容極其豐富,語言簡潔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它以不拘一格的詩歌生動活潑地反映出古代怒族人民的狩獵生活全貌。
您可能還會喜歡:
極具特色的土族房屋建築
塔吉克族鮮明特點的服飾:高原彩虹
壯族的宗教文化,壯族信什麼?
畲族四大姓,畲族姓氏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