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媽祖的尊敬,每個地方都會有每個地方不一樣的風俗習慣,而且每個地方的媽祖閣的建築形式也會有所不同,那麼在每個城市或者每個國家對于媽祖的信仰都會有哪些風俗呢?讓我們一起到媽祖文化看看,了解了解其他地方的習俗。
台灣:
台灣蘇澳鎮南方澳南天宮的純金媽祖神像
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的漢族民間信仰之一。由明清時代漢人移民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渡台海而來,台灣海上活動頻繁曆經台灣荷西時期的東亞貿易活動及明鄭王朝的武裝海商集團,因此媽祖成為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台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内建于明代的2座,建于清代37座”。
香港:
媽祖在香港皆稱天後,而香港水上人則稱其為阿媽。香港各地皆有天後廟,其中以赤柱天後廟在香港島曆史最悠久,每年皆有不少市民聚集進香。香港境外,深圳南頭半島赤灣之上,亦有明代與鄭和有關的赤灣天後廟(明時為天妃宮),此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參拜。
香港境内各大小天後廟,常以漂浮之說立廟,如在海岸拾到天後神主牌、木像等,人便就地立廟,奉為神明。這點與福建和台灣等地天後廟不同,因為神主乃漂來的,各廟無遞屬關系。村與村間的天後,乃獨立個體。例如本村天後節日,開神功戲,也會請附近村落之天後來觀看,而82年3月興建的港鐵港島線車站亦以“天後”命名。
澳門:
媽祖在澳門亦相當多人信奉。最顯着的例子,澳門葡文名稱“Macau”,即是由“媽閣廟”一詞轉化而來。明朝稱“阿媽港”。十六世紀葡萄牙人登陸澳門的地方就在媽閣廟傍,葡文Macau(澳門)同“媽閣”。
中國大陸
福建:
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在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府縣,每縣都有幾十座媽祖廟,如今,福建各地的媽祖廟數量仍十分龐大,香火旺盛。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内陸的閩西客家山區。福建的媽祖廟中有三座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在文化的大革命時期,媽祖信仰遭到嚴重的打擊,許多宮廟和神像被毀。譬如媽祖信仰發源地湄州島上的廟宇和相關文物,就在文革中被摧毀殆盡,包含分身大媽。隻有少數廟宇如莆田文峰宮,在文革時将媽祖神像藏于郊區的古井中,保住了神像。
泉州天後宮則是因為曾被當作工廠使用,因此躲過被摧毀的命運。改革開放後民間信仰逐漸恢複、加上兩岸交流和統戰因素,媽祖信仰重新活絡。又因為媽祖信仰中獨特的“進香、刈火”習俗,台灣各媽祖廟為求增加本身與祖廟的連結,紛紛前往湄州捐獻資金興建宮殿或牌樓等建物,使湄州島上的媽祖宗教建築迅速增加。
廈門神宵宮分靈于廈門何厝順濟宮,始建于宋朝,現位于忠侖苗圃内。曆史上修建數次,最後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從高處看神宵宮,被綠樹所環抱,四周綠樹成蔭,百花齊放,走進神宵宮仿佛走進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種花草樹木錯落有緻,使人心曠神怡。
廣東:
廣東省内規模最大的天後宮在番禺南沙大角山東南,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年間曾有一次大規模重建,二戰時遭到嚴重破壞。1994年,由香港着名商人霍英東帶頭捐資重建,1996年建成。而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地區亦有大量的媽祖廟。
江蘇:
南京天妃宮位于南京獅子山麓、長江之濱,建于明朝永樂五年。相傳鄭和下西洋遇險,受救于林默,返航歸來上奏永樂帝而後修建。
太倉浏河天妃宮,又名“天妃靈慈宮”,俗稱“娘娘廟”。宮内立有《通番事迹碑》,記述了鄭和下西洋的經過。
宿遷泗陽衆興天後宮,又稱天妃宮,位于衆興鎮騾馬街西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
蘇州昆山市天後宮由附近當地台灣商人捐款,在因戰亂而損毀的慧聚寺重建而成;媽祖分香自台灣史上最古的媽祖廟之一,鹿港天後宮。重建的昆山慧聚寺天後宮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及神像布置均采用閩南、台灣風格,為目前中國大陸最大的閩台傳統木結構建築形式天後宮,完全建成後,将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媽祖廟。
浙江:
杭州天妃宮的最早記載見自宋《夢粱錄》。在清代,分别在武林門、吳山三茅觀、孩兒巷有三座天妃宮。
甯波最早的天妃宮為甯波天妃宮,建立于宋紹熙二年(1191年),後于1950年毀于國軍轟炸。清代中晚期,甯波共有天後宮40餘座。目前存有的最着名的天後宮是位于江東區的慶安會館(又名甬東天後宮)和安瀾會館。
在浙江舟山、溫嶺、玉環、洞頭、南麂、蒼南等地,都有媽祖廟。
天津:
大陸地區最北的媽祖廟,天津娘娘宮舊時,天津新婚者時常至天津天後宮祭拜媽祖,以求早得子嗣。天津人心中的媽祖信仰功能與送子娘娘,有相當大的重疊。
山東:
青島天後宮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初稱“天妃宮”,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道教廟會天後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
蓬萊境内的蓬萊閣,由龍王宮、子孫殿、彌陀寺、天後宮、三清殿、呂祖殿等古建築共同構成。
湖南:湖南芷江天後宮,坐落在湖南芷江縣城舞水河西岸,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65年)。
四川:清代乾隆年間以降,伴随閩粵移民四川,天後宮在四川各地進行了大規模修建。
山西:山西太谷縣媽祖廟建于清代。
安徽:安徽安慶天後宮亦建于乾隆年間。
日本:
媽祖信仰在江戶時代之前已經傳入日本,茨城縣、青森縣、橫濱等地均有媽祖廟,一些曆史較悠久的媽祖廟與日本傳統神道結合,成為“天妃神社”,如弟橘比賣神社(弟橘比売神社)、弟橘姫神社(弟橘姫神社)等。也有以日本神道儀式舉行的“天妃祭”。
琉球:
琉球國時代由閩人三十六姓傳入媽祖信仰,較着名的媽祖廟有那霸天妃宮。
泰國:
泰國籍貫廣東省華僑信奉“七聖媽”,曼谷設有多間七聖媽廟,參見四丕耶七聖媽廟。
韓國:
韓國正史《朝鮮王朝實錄》中韓國朝廷已經了解媽祖崇拜;從高麗末期到丙子胡亂之前,韓國使臣們多以沙門島瞻仰媽祖廟後抒發詩文,并祈航海平安。韓國學者比較媽祖及靈燈研究發現,媽祖信仰在韓國不限定漁業領域,而成為溝通漁村、農村和山村民衆的感情紐帶,也使在韓國的媽祖崇拜的神格從海上守護神逐漸發展為萬能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