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無憂
自古以來要成就一番事業,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因素都需要依賴,其中又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說法,可見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人。但是不要以為有了這些條件,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太天真了。
因為天時會變,地利是死的,而人又是善變的,所以,不可對他們太依賴。
“高枕無憂”出自《戰國策*魏策一》,意思是墊高枕頭,無憂無慮地睡覺。近義詞是:高枕安寝、高枕而卧、高枕安卧、無憂無慮等。反義詞有:危在旦夕、枕戈待旦。
吳起是戰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兵法家,本來是衛國人,出生在千金富足的家庭,卻一心想做官,耗盡家财而求官不成,反而被鄉鄰恥笑,一怒之下殺死鄉鄰,逃出衛國。
吳起
吳起逃到魯國侍奉魯穆公,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魯穆公還是很欣賞吳起的才能的,想要任命他為将。可是,考慮到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就有些猶豫了。
誰知道吳起聽說了這件事,就狠心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以表忠心。
群臣趁機非議吳起,說他是個不忠不孝之人,不可重用,于是魯穆公就免去了吳起的官職。
吳起聽說魏文侯很賢明,就跑到魏國投奔了魏文侯。
魏文侯問大臣李悝如何看待吳起這個人,李悝說:“吳起貪慕功名而且好色,還是個不忠不孝不義之人,但是用兵如神,連司馬穰苴都比不上他。”
于是,魏文侯任命吳起為将,輔助樂羊攻打中山國。
吳起與士兵們同吃同住,作戰英勇,立下了汗馬功勞。
天險并不可靠
魏文侯死後,魏武侯即位,吳起繼續輔佐魏武侯。
有一天,魏武侯與各位大夫一起在西河上乘船遊覽,看見魏國的大好河山,魏武侯不禁感慨地說道:“河山如此險峻,難道不是堅不可摧嗎?”
手下的大臣趕緊附和着拍馬屁:“是呀,這就是我們魏國強盛的原因呀!如果好好地治理它,成就一番霸業也不是什麼難事!”
吳起不禁冷嘲熱諷起來:“國君這麼說已經很危險了,你們還附和着拍馬屁,國家就更加危險了。”
魏武侯頓時怒容滿面地怼他:“難道不對嗎?你最好給我一個充分的理由,否則我饒不了你。”
吳起這才說道:“這些東西不過是外在的條件罷了,并不能保證國君可以‘高枕無憂’。從前三苗部落所在的地方左邊有鄱陽湖,右邊有洞庭湖,文山在它的北面,衡山在它的南面,地勢夠險要吧,還不是禹王給消滅了。”
魏武侯和衆大臣頓時啞口無言。
治理好國家才是最大的依靠
吳起繼續舉例說道:“夏桀的國都,左邊有天門險關,右邊有黃河和濟水,廬山、臯山在它的北面,伊水、洛水在它的南面。地勢也很險要吧,國家治理得不好,結果還不是被商湯滅亡了。”
魏武侯和衆大臣一時無言以對。
吳起繼續說道:“殷纣的都城,左邊有孟門險隘,右邊有漳水、滏水,前面有黃河環繞,後邊有太行山做屏障,結果還不是被周武王給連窩端了。”
這一下大家徹底語塞了,沒話說了。
吳起這才感慨地說道:“就拿我們攻下的城池來說吧,他們的城牆不高嗎?他們的百姓不多嗎?他們的兵器不優良嗎?他們的士兵不勇敢嗎?他們為什麼沒有稱王稱霸呢?我想大概是他們的國君治理的不好,政治腐敗、上下離心罷了。”
所以說人生在世,從來都不會“高枕無憂”,不用心治理,不用心經營,是不會有好日子過的。
參考資料:《中華成語大詞典》《戰國策·魏策一·魏武侯與諸大夫浮于西河》《全曆史·吳起》
聲明:配圖來源于網絡,與本文無關,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