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帶着老爹去浴池洗澡,更衣室裡遇到一對年輕父子,孩子爸爸已經“衣冠楚楚”穿好衣服,孩子還光溜着身子在努力穿襪子。
這個爸爸唠叨孩子磨蹭,我聽了微微一笑,說孩子在努力穿衣服哈,這位爸爸對我說孩子打遊戲可積極多了。我回複這很正常哈,除了說明孩子聰明,大人也是如此,比如遇到喜歡事情也急不可待,遇到不想做的也磨磨蹭蹭。又問孩子幾歲了,上學了嗎,回答小學二年級,然後這個爸爸開始幫助孩子,不再唠叨。
我覺得對孩子沒有壞處,但也知道自己多此一舉。
現在回想此事,是思考這個問題:看見與己無關的别人出現情緒,容易共鳴,為何自己身處情緒其中時候,難以看見更難以自我改變?
理論上,能對着别人講道理,說明也能對自己講道理,問題在于如何有效做到。
很簡單,那就是保持自我情緒冷靜!
對于别人出現的情緒,由于鏡像神經元作用,我們都會産生“共振”“共鳴”“替代性反應”,如同上面同情小孩子弱小心情。
如果止步于此,我們就隻是共鳴情緒,陷入自我中心泥潭無力自拔,為此需要下一步選擇。
選擇不佳的人際關系處理模式,引發抱怨指責憤怒傲慢偏見嘲諷,是以自我為中心,也可以說是精神分析移情理論。
選擇看到自己或者别人情緒後面的情感,負性情緒也是積極情感的表達,喜怒悲恐何嘗不是愛恨情仇呢,這是以别人為中心,也可以說是心理咨詢共情理論。
到了共情這一步,繼續朝前走,就是表達需求,說出訴求。
因此,可以有這2個不同公式:
1、共鳴——移情——漿糊;
2、共鳴——共情——訴求。
前者可謂“情緒漿糊法”。對于後者,我們可以稱之為“情緒抽離技術”,在情緒共鳴前提下,抽離情緒感受,看到自己與别人内心深處情感,找到需求說出來。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跳出來,把自己作為旁觀者,自己是自己的觀察者,做到這點自然不是容易事。
比如,我知道說話要“言簡意赅”,也試圖“少說、精說、妙說”,用簡潔情感友愛來交流,所謂“簡愛交流”,不過做到太難了。
有個事情進行商量,人家說出問題和建議來,我表示認同後,原本可以結束談話或者來一句還有什麼要求嗎,實際卻進行太多解釋,這是沒有進行情緒抽離後果。
說話讓人家舒服,讓自己舒服,離不開共情技術,需要共鳴情緒又能抽離跳出情緒,看到核心深處的情欲訴求。
昨天看到新陽光心理群朋友讨論,尤其青紅老師對問題回應,受益匪淺,試着簡述一些。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唠叨正是源自當時看到“抽離”這個詞語,迅速共鳴。
1、信與見:相信——做到——看見;
2、信我——信你自己的選擇;
3、一句話說惱對方——說中對方軟肋,不是我說錯了,可能是我“說對了”;
4、無情——把情藏起來;
5、傷感——進展順利;
6、愛的反義詞是漠視——不是漠視也許是暫停;
7、孩子撒謊,還信不信孩子——撒謊目的是孩子的輸出,信不信愛不愛是父母的輸出;
8、如何像人家那樣自然流露真情呢——先想、用自己方式、去做,允許千人千面,接受個體差異。
總結一下我想表達的意思,情緒是自我的核心,抽離情緒又是自我成長的核心關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