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華文化故事:一鳴驚人的典故

中華文化故事:一鳴驚人的典故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4-22 20:42:09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一個中國成語,形容的就是那些平常很普通并沒有特殊表現的人,而突然一下子就做出驚人的事情。那麼你知道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嗎?本期民間故事一起了解吧!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身高僅四尺多,個子矮小,但他能言善辯,幽默诙諧,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于接受,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其他諸侯國。

  齊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當他即位後,卻沈迷于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隻知飲酒作樂,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士都很擔心,幾次想勸谏齊威王,可又怕弄不好,觸怒了君主,輕則削職罷官,重則腦袋搬家,所以沒有人敢出來勸谏。

  其實齊威王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隐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淳于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齊國有一隻大鳥,栖在王宮的庭院裡已經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飛又有鳴叫,大王您可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像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隻知道享樂。

  而他實在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于是對淳于髡說:“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衆人,你慢慢等着瞧吧!”淳于髡聽了便笑着說:“多謝大王英明的指點。如今大臣們正等着大鳥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呢。”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于飲酒作樂,開始整頓國家。首先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隻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