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從大自然中提煉而來土家族舞蹈肢體特點

從大自然中提煉而來土家族舞蹈肢體特點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13 06:15:20

  每一個民族都會有屬于自己民族獨特的舞蹈,不管是從服飾上,還是肢體上,都會有不一樣的特點,都會有讓人能夠一眼識别的地方,接下來土家族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土家族舞蹈肢體特點。

  擺手舞

  擺手舞據史書中的記載,最早源于商周時期巴人的軍戰舞。西漢時,巴人的這種軍戰舞成為漢宮廷舞樂,被稱為巴谕舞。梁又複原稱,後改為鞞舞。唐初,巴谕舞列為清高樂。從漢到唐宋,巴谕舞在民間經久不衰。擺手舞有大擺手、小擺手之分。小擺手舞每年歲正月舉行一次,主要是表演農事、漁獵活動。大擺手每三年舉行一次,内容在小擺手舞的基礎上,再加上披西蘭卡普表演的軍戰舞。跳擺手舞時,要吹大土号,唢呐、敲打鑼、镲、鼓、燃放三眼炮和鞭炮。人們圍成圓圈,男在外圈,女在内圈。除圓圈外,還有縱隊、“人”字形隊及各種圖案隊形。舞蹈人數不定,可自由出入。動作要求雙手擺動不過肩,膝蓋随之伸屈、顫動,手與腳呈順邊運動。舞姿樸實,音樂節奏明快。在跳擺手舞的同時,要唱擺手歌,其歌詞有流傳久遠的固定歌詞,也有少量即興編唱的新歌詞。人們且歌且舞,氣氛熱烈,具有濃厚的土家氣息。

  跳喪舞

  土家人的祭祀性舞蹈。在老人去世後,鄂西土家人以跳喪、湘西土家人以打喪歌、跳牌來祭奠老人,其間所跳舞蹈,均為跳喪舞。跳喪舞以鄂西的跳喪舞最有特點。它通常為一人在靈前擊鼓領唱,其餘二人或四人成雙成對邊歌邊舞,跳喪者多為男子。内容有表現曆史、生産、愛情等,大都是即興自編歌詞演唱。動作多模拟飛禽走獸和人類的勞動、戰争、常如燕兒銜泥,猛虎下山、美女梳頭。頭、手、肩、腰、胯、臂、腳齊動,還可以邊跳邊唱邊飲。主要動作要求是八字步,繞手,哈腰、曲膝、擺胯。動作誇張、古樸粗犷,有陽剛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動逼真。跳喪舞唱腔時而高昂激越,時而低沉舒緩,但整個舞蹈音樂歡暢、無悲戚感。

  花鼓子

  喜慶場合和休閑時表演的一種慶祝和娛樂性舞蹈。無伴奏,不化妝,男女雙雙上場,手持手帕、小扇對舞而歌。内容主要是歌唱愛情,歌詞可即興演唱,也有傳統的唱段如《十愛》《十想》、《探郎》、《正月裡是新春》等。整個舞蹈舞姿輕盈,配合精彩的唱詞,舞者用手作出各種滑稽的動作,氣氛活躍而熱烈。

  八寶銅鈴舞

  流行于湘西的土家族祭祀舞蹈——八寶銅鈴舞,是土老司祭祀、祭奠亡靈、解錢時所跳。舞者着八幅羅裙,戴鳳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師刀),左手持銅鈴,邊舞邊吹,邊舞邊唱,還不時與圍觀者對唱。八寶銅鈴舞有兩種:坐堂與行堂。坐堂時土老司坐在凳上用手來完成動作,動作較少。行堂則要求舞者不停地行走舞蹈,動作繁多。唱詞多為固定的唱詞,有喂馬、逗馬、上馬、跨鞍、奔馬、下馬、跳水坑、跑馬搖鈴、過門坎、打神堂、蓮花跳等程序。舞蹈粗犷古撲。

  社粑粑舞

  此外,還有集體娛樂舞——社粑粑舞,流行于黔東北和川東南土家地區的打鬧歌舞,也受到當地土家人的喜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