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的海陸分布比例大約在3:7,陸地為3,海洋為7。海域遼闊的世界,因為陸地分布的不均勻,形成了不一樣的海岸線,有的綿延數千數萬裡,有的曲折成弧形。海灣就是這樣出現的。不同大洲因地殼運動,闆塊分裂,形成的海灣大大小小,各具風格。我們一同到城市文化中了解海灣吧。
泰國灣,舊稱暹羅灣(Gulf Of Siam):位于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之間,居南中國海西南部,是南中國海裡最大的海灣。長約720千米,寬約370千米,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 。平均水深45.5米,最大水深86米。西北端深入大陸,位于湄南河口的部分名曼谷灣。沿岸國家有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海灣區因第三紀地殼運動中斷裂陷落而成。
泰國灣大部分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幹燥的東北風,降水稀少 ,稱為幹季 ;4月到10月盛行潮濕的西南風,降雨迅速增多,稱為雨季。海灣南端屬赤道多雨氣候,年降雨比較均勻,沒有明顯的幹季和雨季之分,年降水量較多。海灣内的海流受南海季風影響,随季節而改變。當西南季風盛行時,呈順時針方向環流,隻灣口呈逆時針方向;東北季風盛行時,灣内海流仍呈順時針方向環流,但灣内東部呈逆時針方向。
海灣内營養鹽類豐富,利于海洋浮遊生物繁殖,産羽鰓鲐、小公魚、小沙丁魚、對蝦等。海灣内散布着珊瑚礁和紅樹林。注入灣中的主要河流有湄南、夜功、邦巴功等河。沿岸多紅樹林沼澤。底部為淤泥和粘土,大部分水深40-60米。沿岸有重要漁場,魚産豐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海底開采天然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