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陶塑瓦脊是什麼,陶塑瓦脊的由來作用

陶塑瓦脊是什麼,陶塑瓦脊的由來作用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21 16:23:59

  陶制品一直是中國曆史文化上的一朵奇葩,這些陶制品大多有着高顔值,并且在生活上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許多的古代建築以及生活用品中都少不了的東西。陶塑瓦脊就是一種應用在傳統寺廟的獨特特征。

  那麼,本期民族文化一起了解陶塑瓦脊的由來作用。

  瓦脊藝術是中國嶺南地區漢族傳統祠廟建築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作用主要力圖增加祠廟藝術表現力,使屋頂有崇高感,使建築有豐富華麗的外天線。用民間的語來說,這種屋脊才夠“威”。代表作為佛山祖廟。屋頂上栩栩如生的琉璃陶塑故事人物瓦脊,别具一格的灰塑,山牆上纖巧細膩的磚雕,各類玲珑剔透的漆金木雕裝飾,以及粗犷古拙的石雕等。

  以獨具特色的陶塑和木雕最突出,故事題材有“甘露寺”、“天仙配”、“李元霸伏龍駒”、“荊轲刺秦王”、“夜戰馬超”等,所刻劃形态各異的人物共計不下上千,常為遊客所津津樂道。這些巧奪天工的工藝品,無論從設計造型上,藝術性、思想性上,均體現了當地民間工藝的精湛技藝和卓越成就。因而,祖廟赢得了國際友人“東方藝術之宮”的美譽。

  陶塑瓦脊上的裝飾題材,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當時漢族民間的社會風尚、審美情趣和民風民俗等。這些造型精妙絕倫、釉彩鮮豔奪目的瓦脊,也反映了當時石灣陶塑業的技術水平和藝術水準之高,并為近現代石灣陶藝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石灣陶塑“瓦脊公仔”,俗稱人物瓦脊。這是一種高浮雕藝術,把浮雕陶瓷裝置于屋頂瓦脊的寬面中,是清代中葉石灣發展建築琉璃陶瓷中出現的一大品類。人物瓦脊作為陶瓷建築裝飾藝術的出現,與粵劇流行和影響有着極其密切的聯系。

  石灣藝人能夠把粵劇的連台大戲搬到瓦脊作為建築裝飾,無疑是一項劃時代的創舉。它的成就為近代陶塑藝壇栽育出一朵永不凋謝的名花,充分顯示了古代漢族工匠精湛的工藝技巧和完美的藝術造型,是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石灣陶塑瓦脊為古建築增添了異彩,它是嶺南建築裝飾藝術中的一枝奇葩,裝飾精微,構思巧妙,散發出漢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石灣陶器制作初期大概可以上溯于唐朝,下至北宋,逐漸興盛,到明清時期而達繁榮階段。石灣的陶店号在明代已稱為“祖唐居”,至清末時名家輩出,行會組織日益精細,根據初步統計,共有二十四種行會之多。

  石灣陶塑瓦脊的燒制曆史非常久遠,據資料記載,陶塑瓦脊在唐末時期已有生産,到明清更趨興盛。前期生産的陶塑瓦脊上的裝飾圖案主要是一些花鳥、瑞獸、山水等吉祥或辟邪意義的浮雕圖案。但自清代末期,尤其是鹹豐以降,随着廣東粵劇的興起和發展。

  清代嶺南一帶的祠堂廟宇、富家豪宅大都喜用佛山石灣陶制人物、動物等裝飾屋脊,稱為石灣陶制瓦脊,又稱“石灣花脊”,這使漢族傳統建築的地方性特色尤為明顯。佛山祖廟的陶塑瓦脊是整個建築群的一項重要特色,堪稱嶺南地區漢族傳統建築裝飾的一個典型代表,其蘊含了精湛的石灣陶塑工藝技術和豐富的嶺南地區漢族傳統文化價值。

  以粵劇傳統劇目中的曆史故事、神話傳說為題材的人物瓦脊受到廣大人們的歡迎,甚至有些瓦脊藝人将整部折子戲搬上瓦脊,将戲中有代表性的場景,用藝術概括的表現手法,組成了連景式連環畫般的故事内容,其人物多達幾百個。将粵劇折子戲搬上瓦脊裝飾,體現了石灣人對粵劇的熱愛,也是石灣陶塑藝人的一大藝術創舉。

  【結束語】陶塑瓦脊如今大多應用于漢族傳統寺廟之中,如今的大多數傳統建築中依舊會有着這種特殊的工藝。陶塑瓦脊的應用不止于中國,在中國的周邊國家也是有着很大的名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