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喪葬習俗之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

喪葬習俗之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14 16:03:21

  葬禮是人的一生之中,也應該說是結束了一生之後最後的一個最大的日子。喪葬習俗也有着很多的不同的,在電視劇中小編也看到過非常特殊的懸棺葬禮。本期民族文化了解一下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

  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迹十餘處。

  懸棺葬是侗台人、南島人的傳統葬儀之一,又稱崖墓,其形式是将裝殓後的棺椁置于懸崖峭壁的洞穴或縫隙處。見于中國南方川、黔、滇等少數民族地區、東南亞以至太平洋群島。其中又以福建省武夷山、江西省龍虎山及川南懸棺最為着名。

  懸棺起源甚早,南朝梁人顧野王記武夷山“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江西鷹潭市南郊龍虎山懸棺是屬于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懸棺。懸棺的分布亦廣,遍及湖北、湖南、四川和雲貴高原,在太平洋群島亦有發現懸棺。懸棺至今原因不明,懸棺葬必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包括挖鑿洞穴,應屬于貴族的葬禮。

  據考證,當年我國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許多部落,他們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統稱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對死者的敬重。而出于對高山的崇仰,他們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們不被世人打擾,從而更好地庇佑後人。

  懸棺葬式是一種處置死者屍骨的特殊方式,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對這種富有深厚文化涵容的懸棺葬式,存在着許多令今人無法解釋的困惑之處。比如,遠古時代的人們到底是用什麼辦法把裝有屍體和随葬物品、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送進高高的崖洞裡去的,就是一個令人“難捉摸”的問題。

  從棺木棺蓋首尾兩端鑿有穿繩用的方孔推測為懸索吊下。在放置懸棺的峭壁背後或兩旁一般地勢較為平緩,人們先将棺木運上山,派工匠鑿好洞穴或架好木樁,再将棺木吊裝好。有時候,先沿崖壁鑿出平行的一條通道,将棺木依次推進,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許多麻煩。

  據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記載,當時浙江瑞安至福建連江一帶的“安家之民”和“台灣土着”、“夷州民”在飲食起居、風俗習慣上非常相近,都有懸棺葬的習俗。而在台灣偏僻的小島蘭嶼的雅美人中間,這種葬俗保留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