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民族精神的傳承,民族團結小故事

民族精神的傳承,民族團結小故事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9-08 14:39:40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唱出我國大民族的國情和56個民族團結統一的美好景象。在曆史的發展中,民族不斷統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有很多關于民族團結的小故事發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民族故事中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吧。

  1、和親使者——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晉時,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君。西漢晚期生于南郡興山縣(今湖北省秭歸縣)。因聰慧麗質,漢元帝時入宮為待诏。

  西漢晚期,漢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長期的戰亂,恢複了和親關系。漢元帝竟甯元年(公元前33年),西漢王朝答應匈奴呼韓邪單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親。從此出現了漢匈和好、民族和睦相處的局面,受到曆代人民的稱贊。

  王昭君自願出塞,遠嫁異族,表現了一個弱女子不顧邊塞荒涼,不畏北地風寒和氈帳之苦的非凡膽識和勇氣。昭君出塞和親,是當時漢匈雙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後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内的整個漠南和平發展的60年,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後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着王昭君。

  民間傳說,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于。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于走到黑河邊上,隻見朔風怒吼,飛沙走石,人馬不能前進。昭君款款地彈起了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橫空,祥雲缭繞,地下冰雪消融,萬物複蘇。

  一會兒,遍地長滿了鮮嫩的青草,開遍了絢麗的野花。遠處的陰山變綠了,近處的黑水澄清了。還飛來了無數的百靈、布谷、喜鵲,在她(他)們頭頂上盤旋和歌唱。單于和匈奴人民高興極了,于是就在黑水邊定居下來。

  後來,王昭君和單于走遍了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裡,哪裡就水草豐美,人畜兩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劃,地上就會出現一條玉帶般的河流和片片綠茵茵的嫩草。昭君還從一個漂亮的錦囊裡取出五谷種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長出了五谷雜糧。

  昭君去世時,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鐘,酉如枞。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鐘,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枞(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績也得到後世的尊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