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已經了解過我國的相關結婚習俗?那麼,你是否對其它國家的婚禮習俗有興趣呢?我們知道,中國各地婚禮雖然有所不同,但也都是大同小異。那麼,俄羅斯的婚禮會不會和我國婚禮有所相關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重視陪嫁
俄羅斯族嚴格禁止叔伯姑表兄妹等近親結婚,但不限制與其他兄弟民族通婚。他們主要通過自由戀愛結合,雖然也有包辦婚姻,但不占主導地位。在以前,媒人說親和訂婚儀式還是不可缺少的。媒人說親時,要帶一個撒了鹽的面包。若是姑娘和她的父母同意,姑娘就親手把面包切開請大家分嘗。然後男方家舉行個簡單的訂婚儀式,商定好結婚日期。俄羅斯族有個好傳統,即不要彩禮,男家祗需要準備一些結婚的必需物品。請客費用男女家各自籌備,但陪嫁比較講究,父母都希望把女兒的嫁妝準備得盡可能好一些,以免男方笑話。
“正娶”與“竊娶”
俄羅斯族一貫自由戀愛,父母幹預不得。且婚禮有“正娶”“竊娶”之分。但無論“正娶”或“竊娶”,男女必須均過十八歲。
所謂“正娶”,是男女又方确定戀愛關系之後,逐請父母之命,托媒妁之言,女之父母出據婚書以為證。而後擇期由男方迎娶新娘至家。而後,男女雙方攜手同至教堂行禮,再各将手中之戒指摘于桌上,牧師詢問雙方願結為夫妻後,誦讀聖經,宣布婚事是“上帝配合,不可分開”。男女由主禮牧師牽手再繞桌三圈,交換戒指,即禮畢。翌日,夫妻同赴各家緻謝,親朋則備酒菜款待。這是教堂關閉前的情形。教堂關閉之後迎娶新娘,便在清晨領上迎親的隊伍,冬季乘雪橇,夏季坐“呵道克”車,一路琴聲與歌聲不絕于耳,直到新娘家。新郎拜見嶽父母,并向他們送上禮品。在新娘家吃過飯,待新娘父母叮囑新郎完畢,迎親隊伍便拉上新娘及簡單的嫁妝返程。當然到男方家又少不了接受親朋好友的一番祝賀之後,大家便在喜悅的氣氛中開懷暢飲。當有人喊酒“苦啊”的時候,衆人也會含笑叫苦,這時新郎新娘便得相依親吻,賓客才會一飲而盡。當人們酒酣耳熱之際,手風琴便奏起歡快的舞曲,人們紛紛登場獻藝,老人也不例外,将氣氛推向高潮。這時女主人撤走餐桌,在一旁再擺上酒、熟食、涼菜、面包、點心,賓主翩翩起舞,對酒當歌,直至盡歡。
所謂“竊娶”是俄羅斯族一種古老的習慣,随着蘇僑的回國,此種習俗也随之消失。“竊娶”的作法是:男女雙方确定終身後,男方領着迎親人馬,夜至女方家偷娶。父母徉為不知,又虛張聲勢地追趕一程也便認可。翌日,男之父母托親執酒,往女家說情,并索婚書。該女之父母假意不允,飲之以酒,婉言勸之則允。出具婚書後,男女雙方面同赴教堂行禮,其禮與正娶者同,隻是不宴客。
他們結婚以後,分工明确且都能恪盡職守。男人在外勞作,起早貧黑且講究實效。他們除刈草、伐木、耕墾等外,好魚獵、開河封河之時,雖水有冰淩,卻不畏寒冷。狩獵之時,山高林密不以為難,雪食冰餐不以為苦。“巾帼不讓須眉”,她們除料理家務、照顧孩子等,經常又可在草場、農田見到她們的身影。節假日他(她)們便沐浴更衣,享用美味佳肴,當然少不了飲酒,在手風琴或“補拉來克”(一種彈奏樂器)聲中唱歌跳舞,遊玩終日。
婚禮上的習俗
“攔截”,新娘方組織幾個人手拉手在接親車返回的途中,“攔截接親車,新郎給錢後方可放行,圍觀人很多,也很熱鬧。
“撕褲子”俄羅斯族家中最小的兒子結婚,在結婚典禮酒宴上,親朋好友要為男主人撕褲子,為女主人撕裙子,意思是老兒子結婚大事完畢,如果父母不在,要撕新郎大哥、大嫂的褲子和裙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