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辦公鼠标領域的巨頭系列,羅技 MX 系列一直都是商務人士的心頭好之一。目前 MX 系列一種分成四個系列:旗艦款的 MX Master、主打人體工學的 MX Vertical、有軌迹球的 MX ERGO 和主打便攜的 MX Anywhere。
上一代 MX Anywhere 2s 發布已經有小三年了,這麼長時間後的新版本,MagSpeed 磁力滾輪的加入讓 MX Anywhere 3 的體驗産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在使用了一個星期之後,我對這款便攜鼠标有了一個完善的認識。
作為一款主打輕薄便攜的鼠标,羅技 MX Anywhere 3 的外觀變化其實并不大,側邊設計語言從 2s 那一代的菱形切割感變成了現在的弧線造型。
整個鼠标的長度隻有 100 毫米,和手掌接觸的部分似乎上翹了一些,但是最高處也僅有 33 毫米,對于這樣一款主打便攜的鼠标來說體驗提升并不大,手掌手心處依然會出現懸空的情況。
整個鼠标更适合抓握和捏握的使用方式,對于習慣了趴握的用戶來說這款鼠标太小了,也太薄了。
材質方面還是采用了塑料加類膚材質的設計,表面觸感還是比較細膩的,防滑性和手感比較不錯。
鼠标自重 99g,相較于 2s 輕了 10g,對于一款辦公鼠标來說還算是能接受。
這款鼠标上最大的亮點就是搭載了和 MX Master 3 同款的電磁滾輪。整個滾輪為鋼材質,和前幾代的機械結構滾輪不同的是,MagSpeed 電磁滾輪是通過電流和磁鐵來開關滾輪,因此相較于機械結構阻尼感更小,更加靜音;同時得益于機械結構更少壽命也相對會更長。
實際手感上,相較于機械結構的無極滾輪,電磁滾輪的阻尼感要小上很多,手指頭輕輕一碰就會滾動,而稍稍用力一推就會啟動「無極模式」,滾動速度相較于上一代大大提升。另外滾動時的震動和噪音也大大降低了。無聊的時候甚至能變成你的解壓玩具,非常接近于使用很好軸承的指尖陀螺。
不過從實際體驗中來說,無極模式相較上一代的體驗更進一步,「一秒千行」的高速滾動體驗非常極緻,其實「無極滾輪」原本的目的本就是這個;但是常規模式下的阻尼感太弱了,很容易就會滾動。
另外新版的滾輪是沒有橫向滾動的,隻有單向滾動;左右滑動功能需要結合側方的兩個按鍵,以組合鍵的方式實現功能。
滾輪下方的按鈕并不是 DPI 調節,而是滾輪「普通 - 無極」模式的切換按鈕:普通模式就是「輕推普通滾動,重推無極滾動」;無極模式顧名思義,全程無極滾動。事實上這一代的普通滾動和無極滾動切換已經很方便了,這個按鍵不如變成 DPI 切換。
此外,MX Anywhere 3 和其他 MX 系列鼠标一樣,搭載了 DarkField 傳感器:不發光更節約電量,且不挑選材質表面:布料、木質、金屬、玻璃、皮膚等材質均可正常使用。
連接方式上,标準版的 MX Anywhere 3 支持 2.4G 優聯和藍牙兩種連接方式,并且一個鼠标可以連接 3 個設備;此外還有一個單獨的 Mac 版本,為蘋果用戶推出,在 Mac 上連接更加穩定,但是不支持 2.4G 優聯,也沒有标配優聯接收器。
同時通過驅動還可以實現 FLOW 跨屏傳輸技術:通過 FLOW 可以用同一個鼠标跨屏控制 3 台電腦,并且可以在三台電腦間複制文本、圖像和文件,實現「跨屏隔空投送」。
此外,羅技的驅動軟件 Logitech Options 還可以針對不同的應用設定不同的快捷鍵。
接口上,MX Anywhere 3 使用的是 Type-C 接口,通用性更好。官方宣稱滿電續航 70 小時,實測國慶 7 天假期,中低強度使用,電量從 80% 降到了 28%。并且支持快充,充電一分鐘,使用三小時。
在這麼長時間的體驗之後,羅技 MX Anywhere 3 精緻的做工、順滑的滾輪和很好的續航都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但是不算大的體積也決定了這款鼠标是一款便攜鼠标,長時間使用還是太小了,容易疲勞。另外這個售價……
如果你是一個長時間坐在桌子前,對便攜需求沒那麼高,那這款鼠标可能并不是一個最優解;如果你是一個對便攜要求比較高,或者手比較小的辦公用戶,那羅技 MX Anywhere 3 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然最好等等打折。
撰文 / 恺倫
編輯 / 恺倫
責任編輯 / 恺倫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 愛否科技原創内容 轉載請聯系後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