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中國古代名人之一有着詩聖之稱的杜甫。根據研究和考證,中國有着漫長的曆史,在這曆史的長河中,不同的時代下湧現出不一樣的名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故裡
位于河南鄭州鞏義市城區西北5公裡處的康店鎮康店村西部邙嶺上。占地34畝,座北向南,主體建築有大門樓、杜甫大型雕像、雙層亭、詩聖碑林、杜甫墓、吟詩亭、望鄉亭、草亭、獻殿等組成。整個景區種植花木3000餘株,奇花異草點綴、綠樹成蔭、松柏輝映,巍偉莊重,各種設施具有園林建築風格,已成為邙嶺上閃閃發光的一顆明珠。
杜甫故裡建有紀念館,陳列曆代杜詩版本和研究杜詩的論文,杜甫世系表以及“三吏”、“三别”詩意畫等。每年接待遊客2萬人次,門票收入10萬元。1963年6月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