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谏臣:魏徵的成就

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谏臣:魏徵的成就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27 04:55:12

  魏徵,也是魏征,是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谏,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通過中國古代名人去了解看看魏征的成就都有哪些吧。

  政治: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谏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态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1、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李世民問魏徵:“君主怎樣能夠明辨是非,怎樣叫昏庸糊塗?”魏徵答:“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塗。從前帝堯明晰地向下面民衆了解情況,所以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

  舜帝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鲧、歡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台城因受賄被下臣侮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人君廣泛聽取意見,則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況得以反映上來。”

  2、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首次出自《孟子·公孫醜上》。魏徵鑒于隋末人口流亡、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事實,力勸李世民偃革興文,實行有利于國計民生的休養生息政策,表現了他政治上的“緻化”思想。

  李世民即位初,曾與群臣談及教化百姓之事。李世民認為大亂之後,恐怕難以教化。魏徵則認為:“久安之民驕佚,驕佚則難教;經亂之民愁苦,愁苦則易化。”

  他舉例說,猶如“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一樣。他還批駁大臣封德彜的“人漸澆訛,故秦任法律、漢雜霸道,蓋欲化而不能”的說法,認為商湯滅夏桀,周武王伐纣,“皆能身緻太平,豈非承大亂之後邪!”他又進一步說:“若謂古人淳樸,漸至澆訛,則至于今日,當悉化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

  3、明德慎罰,惟刑之恤

  明德慎罰,惟刑之恤是儒家思想,認為治理國家的根本在于德、禮、誠、信:一個明哲的君主,為了移風易俗,不能靠嚴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義;光憑法律來規範天下人的行為是辦不到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