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戲劇更是伴随着到現在,都知道中國五大戲劇是京、評、豫、越劇還有就是黃梅戲,那麼對于其他的地方戲劇和代表人物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了的是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呂劇文化中李二嫂改嫁選段,希望大家喜歡!
1947年,在山東解放區的一個村落裡,心地善良的年輕寡婦李二嫂,勤勞肯幹,卻經常受到好吃懶做、外号“天不怕”的婆婆的指責與刁難。她和本村民兵積極分子、勞動能手張小六,由于共同勞動,互相幫助,以緻彼此愛慕,但都未敢向對方吐露心曲。小六報名參加支前擔架隊。
二嫂聞訊,即約小六晚上來自己家相會。誰知二人碰到一處,依然沒敢提及婚事。早在窗外偷聽的“天不怕”卻闖進屋内,兩人隻好匆匆而别。“天不怕”一心想阻攔二嫂改嫁,待小六走後,即夥同詭計多端的李七來到張大娘家,給小六說妥了另外一門親事。二嫂知情後,悔恨自己過于怯弱,贻誤時機,鑄成大錯。
經此打擊,她意識到要取得美好的生活,必須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正在這時,她的生母劉大娘為李七的謠言所惑,以為小六是個不務正業的二流子,也趕到“天不怕”家,訓責二嫂。幸虧婦救會主任向劉大娘說明了事實真相,劉大娘才同意女兒改嫁。張小六完成支前任務回村後,堅決反對母親替他安排的親事。婦救會主任又及時地說服張大娘,張大娘才決定退親。在歌聲、鑼鼓聲中,二嫂和小六終成眷屬。
全劇以李二嫂改嫁為中心事件,描寫了李二嫂備受折磨、孤苦伶仃的守寡生活,以及她為擺脫這種生活所作的鬥争,深刻地揭示出舊社會加給婦女的精神枷鎖和新社會激發起的年輕寡婦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劇本以樸素的語言刻畫了李二嫂的精神世界。
50多年前,一曲《李二嫂改嫁》紅遍大江南北,從此呂劇作為一個新生的地方劇種,開始登上全國的戲曲舞台,并在幾代人的心裡紮下了根。“李二嫂”的扮演者郎鹹芬從此成了呂劇的代名詞。日前,年過七旬的“李二嫂”郎鹹芬将自己當年使用的、現僅存唯一一本最早的《李二嫂改嫁》劇本捐給籌建中的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同時捐出的還有一套“李二嫂”演出服。
唱段
李二嫂眼含淚關上房門
對孤燈想往事暗暗傷心
十七歲我把這李家大門進
穿破衣吃剩飯誰拿我當人
我隻說總有那出頭之日
誰料想我丈夫早喪青春
風裡來雨裡去誰管誰問
回家來孤孤單單舉目無親
狠狠心跳出這萬丈古井
跺跺腳離開這李家大門
我和那六兄弟性情相近
看起來他倒可配我終身
又一想要改嫁也不容易
我還要細思想多加小心
六兄弟雖說是待我蠻好
怕隻怕我有意他卻無心
有心去找主任出個主意
這件事又怎好說出口唇
但願的有人來拉我一把
早日裡見晴天撥開烏雲
【結束語】2006年4月26日至27日,岚山區委、區政府在王安友家鄉隆重舉行了以王安友小說《李二嫂改嫁》發表56周年、山東呂劇《李二嫂改嫁》首演52周年、王安友逝世十五周年為主要内容的王安友小說《李二嫂改嫁》原創作地系列紀念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