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族神話中,有四方神靈,分别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神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在民間有着十分重要的信仰作用和象征地位。那麼,這四大神靈都是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民族文化中了解吧。
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又稱四象,漢族神話中的四方之神靈。在漢族民俗文化中,四神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春秋戰國時期,由于五行學說盛行,所以四象也被配色成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兩漢時期,四象演化成為道教所信奉的神靈,故而四象也随即被稱為四靈。四神在古代中國中另一個主要表現就在于軍事上,在戰國時期,行軍布陣就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布陣的方位圖而已。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黑色的龜蛇,武是龜蛇之意)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星宿,例如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就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髒,尾是尾,箕是尾尖。東之青龍,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中央黃龍(一說應龍)。
1、青龍:
青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屬于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征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淮南子》卷三記載:天神之貴者,莫貴于青龍。故而青龍或為四象之首。
關于龍的傳說有很多,龍的出處也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是由印度傳入的、有的說是中國星宿變成,但是印度以及印度佛教所謂的龍并不是真正的龍,而是一種被稱作“娜迦”的蟒蛇,佛經所說的“大鵬食龍”食的就是“娜迦”。
星宿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們想像成為龍的形象,因位于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名‘青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