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同為旦角,武旦和刀馬旦的區别在什麼地方

同為旦角,武旦和刀馬旦的區别在什麼地方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8 06:01:57

  熟知戲曲知識的人可以很快就分得開刀馬旦和武旦,但是大多數的人,京劇中刀馬旦與武旦這兩種還是分不清,那麼同為旦角,同為旦角,武旦和刀馬旦的區别在什麼地方,本期的戲劇文化就帶你區别刀馬旦和武旦。

  長靠武旦是武旦的一種,通常也稱刀馬旦。旦角行分青衣、花旦、武旦、彩旦。武旦用于表演精通武藝的女性角色,分短打武旦和長靠武旦。

  刀馬且是京劇旦行的一支,《中國戲曲曲藝詞典》解釋說:“大抵扮演搜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武打不如武且激烈,不用打出手,較粉重于唱做和舞蹈,如《戰金山》的梁紅玉、《穆柯寨》的穆桂英等。”((中國戲曲曲藝詞典)第78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1版)這一解釋大體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夠準确之處,即“不用打出手”,系指一般情況而言,故前面應加上“一般來說”四個字。因為有特殊情況。

  個别刀馬且演員也打出手,如關派創始人關肅箱在京劇《鐵弓緣》中,雖系刀馬旦應工,但也首創了“靠旗出手”的精彩表演。自此之後,許多刀馬旦演員都有“靠旗出手”的表演,如方小業、邢笑珠等。

  武旦,旦行的一種。大多扮演勇武的女性,如武将和江湖人物中的各類女俠,表演上重武打和絕技的運用。武旦的特點有二:一是跷功,二是打出手。

  武旦是京劇行當之一。在過去,武旦和其它旦角行當的區别,主要是踩跷和打出手。武旦在表演翻、打、撲、跌時,都是踩跷的,打出手時更是必須踩跷。在腳上綁上木頭作的假腳,練得和真腳一樣的運用自如,沒有長時間地刻苦鍛煉是不行的。武旦的跷功比起武生的厚底功,難度要大一些。如果踩跷的功夫練不好,就無法完成武旦行當所規定的各種表演技巧。

  以前武旦和刀馬旦是兩個不同的行當:通俗點兒說,但凡接受官方或皇家的委派,在正規軍隊裡擔任正式的将官或統帥職務的青年女性,如穆桂英、梁紅玉等被稱作“刀馬旦”;除女性将帥以外其他會武功的女子則統稱為“武旦”,這類角色多為江湖女子,比如十三妹、周鳳英之類的。後來武旦和刀馬旦合并為一個“武旦”一個行當,泛指會武功的女子。

  武旦一般都兼演刀馬旦,在行當的細目中,二者是有區别的。最簡單地說,刀馬旦重工架,武旦重翻撲和出手,二者類似武生中“長靠”與“短打”之分。

  戲曲界曆來強調“一專多能”,并且根據劇情需要,許多戲裡的女主人公都是要求“能唱能武”的(樓主可以去看看李勝素主演的梅派名劇《穆桂英挂帥》,裡面的穆桂英既有成套的唱腔,又有繁重的武打)。所以現在的京劇舞台上專職武旦演員已不多見。梅派青衣史依弘、尚派青衣周利、程派青衣李佩紅、荀派花旦管波的武打功架都是相當不錯的。

  武旦戲中《扈家莊》的扈三娘,《竹林計》、《女殺四門》的劉金定,《湘江會》的鐘無鹽,《戰金山》的梁紅玉,《十字坡》的孫二娘,《巴駱和》的九奶奶等戲。

  刀馬旦代表劇目有《李慧娘》、《百花公主》、《白蛇傳》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