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安徽四大地方戲劇之一,廬劇的特點

安徽四大地方戲劇之一,廬劇的特點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0-16 08:18:02

  廬劇文化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從紮根于江淮大地起那就用它那深宅大院的地方韻味特色演遍大别山區唱遍皖地。薪火相傳,展示廬劇的魅力。那麼今天就随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安徽四大地方戲劇中廬劇的特點吧。

  舊時廬劇班社大都是半職業性的(即農忙時種田,農閑時唱戲),長期流動于鄉村集市。演出時一般不上舞台,隻打地攤子。一般演員都缺乏功底,隻要有副好嗓子,會些“轍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傾向。所演劇目,多以“二小”戲、“三小”戲為主。唱腔多是一唱衆和,鑼鼓伴奏,不用絲弦,三五人湊個班子即可演出,謂之“兩打三唱”。

  演員身兼數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後來發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還未形成固定的角色體制。廬劇從前無女藝人,旦角多由年輕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廬劇班社開始進入城市,演出劇目不斷豐富,角色行當也相應增多,分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醜六行。

  在倒七戲興旺發達時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當地流行的戲曲或民間藝術來豐富自己。有的班社還時斷時續地與徽班、京戲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戲班演出正戲,然後續演廬劇小戲,這種做法叫“四平帶折”班或“亂彈班”。與徽、京戲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戲演員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鑼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變。而較有水平的倒七戲班不斷入城演出,由于要适應城市觀衆的欣賞習慣,藝術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廬劇在安徽因地域和唱腔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為中心的六安、霍山、肥西、舒城一帶,音樂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帶有山區特色,稱為“山腔”。下路以蕪湖為中心的蕪湖、南陵、繁昌、馬鞍山、當塗、泾縣一帶,音樂清麗婉轉,細膩平和,顯出水鄉風味,稱為“水腔”。

  中路以合肥為中心的合肥、定遠、肥東、巢湖、無為、和縣、含山、廬江一帶,音樂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樸實,自然清新。廬劇唱腔分主調、花腔兩大類,主調是本戲和折戲的主要唱腔,既可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現複雜的情感。花腔多為民間小調,輕松活潑,常用于小戲。廬劇唱腔闆式豐富,落闆常有幫腔,滿台齊唱,稱為“吆台”。傳統的廬劇沒有管弦樂伴奏,隻用鑼鼓進行起奏、間奏和伴奏,俗稱“滿台鑼鼓半台戲”。

  早期廬劇的表演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地方小調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動作一般不配合劇情。演出多為幕表制,基本沒有固定的台詞,多采用臨時串詞、套詞的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廬劇在表演藝術等方面作了較大的改革。

  廬劇,舊稱“倒七戲”,發源于皖西大别山區,是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由于當時影響力遠勝于其他劇種,1955年經安徽省委批準,借省會合肥古稱将其更名為“廬劇”。2006年,經批準,廬劇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廬劇,以霍山、六安、金寨、壽縣為中心并向四周輻射,形成了廬劇中的兩個重要分支,即“西路”和“北路”。它從傳統的“二小戲”、“三小戲”,到折子戲,再到現如今的大型連台本戲,經曆了一個從小到大,從單一到豐富,從支離到系統的發展過程。其間,借鑒和吸收了鄂東花鼓、端公調、嗨子戲、采茶戲以及當地的大别山民歌、江淮之間的民間歌舞等姊妹藝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面貌。

  建國以來,通過幾代皖西廬劇人的不懈努力,推出了傳統戲《借羅衣》、《休丁香》,現代戲《程紅梅》、《媽媽》、《茶山新歌》等飲譽全國的經典劇目。湧現出孫自婵、李玉蘭、武克英、汪鴻雲等一大批表演藝術家和李儒瑤、吳正明等皖西廬劇作曲家。相信,在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裡,皖西廬劇這朵菊壇小花必會綻放得更加豔麗多姿。

  【結束語】廬劇具有很強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調、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樂,表演上吸收了鄂東的“花鼓戲”、“端公戲”、“嗨子戲”等的手法,不少劇目中融彙進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觀念和内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廬劇具有一定的曆史價值、文化價值、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