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是安徽地區的代表戲曲劇種《天仙配》、《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等等都是黃梅戲的經典劇目。這些古代的言情代表劇一直是曆史上有名的故事。安徽與河南距離是非常相近的,你知道豫劇和黃梅戲的區别嗎?
那麼,本期豫劇文化一起了解豫劇和黃梅戲的區别。
戲曲藝術的成熟在中國發生得比較晚,以元雜劇和元末南戲作為成熟的标志。元代雜劇和南戲一北一南,各有不同的體制和風格。元雜劇在元代的舞台上活躍了百年左右,就漸漸衰落了,而它的衰微和南戲的逐漸成熟有着不可分割的關系。到了明代,雜劇大多成了文人抒情的案頭之作,而南戲進入明代後逐漸演變為傳奇劇。
傳奇劇本體制更加規範,格律更加嚴謹,劇情更加複雜。明代傳奇劇具有四大聲腔系統,即海鹽腔、餘姚腔、昆山腔、弋陽腔。從明中葉到清初,昆曲因唱腔優美和劇目豐富,在劇壇占有幾乎壓倒一切的優勢。從康熙末至乾隆朝,地方戲似雨後春筍,紛紛出現,蓬勃發展,以其關目排場和獨特的風格,赢得觀衆的愛好和歡迎。
與昆曲一争長短,出現花部與雅部之分。經過“花雅之争”,雅部昆曲較終衰落下來。在衆多地方戲中,豫劇和黃梅戲等劇種脫穎而出,跻身于中國五大劇種之列,且都在2006年被列入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豫劇與黃梅戲流行區域一北一南,唱腔有很大的區别,但是它們成為衆多地方戲中的翹楚,必然是遵循了藝術發展的共同規律。
順應了時代潮流發展的需要。當然,在這個文化藝術多元化、農村城鎮化加快的大時代背景下,戲曲總體上有走向衰微的趨勢。此文試圖通過比較豫劇與黃梅戲的繁榮興盛的原因,來探讨以豫劇和黃梅戲為代表的戲曲改革的理論依據和實際操作的辦法,從而讓戲曲這種傳統文化獲得更加健康的發展,更加富有生命力。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是安徽省的主要戲曲劇種。黃梅戲的正式命名是在1952年,在這之前它有很多别稱,如“黃梅調”,這是黃梅戲曆史中運用較廣較久的一個别名。此外還有“采茶調”“采茶戲”“花鼓戲”“皖劇”“徽戲”“懷腔”“漢劇”等。
黃梅戲的衆多别名反映出了黃梅戲發展過程的曲折和艱辛,也反映出了它的開放性和豐富性。與古老的昆劇相比,黃梅戲是個年輕的地方性劇種。它在解放前還是一個“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劇種,但解放後發展極其迅速,影響地域極為廣泛,一躍而成為“五大劇種之一”。
受到廣大群衆的歡迎。這源于黃梅戲自身的文化定位,即黃梅戲作為一種藝術文化所呈現出的較基本的性質和文化特征。黃梅戲好聽、好看、好懂,她以抒情的格調,表現民俗民風民情,抒發人民大衆的疾苦和歡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特色。
正宗黃梅戲是用安慶話唱的,委婉抒情。聽安慶小妹兒唱黃梅,是一種享受,為了黃梅戲的傳播與發展,現在逐漸采用普通話對唱。雖然聽的人越來越多,但也逐漸失去了黃梅戲獨有的韻味。
在劇目方面,号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如《荞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打豬草》。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驸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
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曆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驸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和《龍女》等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内外産生了較大影響。近年來黃梅戲推出了許多新的大戲。
在社會上赢得了不錯的反響和轟動,如《風塵女畫家》、《遙指杏花村》、《無事生非》、《紅樓夢》、《徽州女人》、《孔雀東南飛》、《牆頭馬上》、《半邊月》、《秋千架》、《長恨歌》、《孟麗君》、《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等。
【結束語】黃梅戲一直被認為是最浪漫的戲劇,或許在其它戲劇中的愛情劇并不常見,但是黃梅戲的大多數經典戲劇都是以愛情或者是悲情為背景演唱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