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最原始的民族文化:黎族文字

最原始的民族文化:黎族文字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9 22:07:09

  黎文,是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語音為标準音,設計創制的文字。那麼,黎文有什麼樣的文化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黎族文化中了解吧。

  黎族文字簡介:

  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語音為标準音,設計創制的文字。

  最新修訂的黎文,共有聲母33個,韻母99個,聲調6個,聲調符号5個,其中,第一調(舒聲調,調值53)不标聲調符号,重疊字母符号聲調3個。

  1957年2月在原廣東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市(現更名為“五指山市”)召開的“黎族語言文字問題科學讨論會”上通過,并報國家民委備案。

  為使《黎文方案》(草案)更加完善,更加符合黎族語言的實際,1984年9月,中央民族大學黎語教學小組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黎語調查研究小組共同研究,對原方案作了一些修改。

  2005年9月,編寫《黎語基礎教程》時,又對該方案進行了修改。經過這次修改,黎語文已基本和标準音點的語言實際相一緻。

  溯源:

  為彌補黎族語言的缺憾,1956年6月,在黨中央的關懷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會同中央民族學院(現名“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學院(現名“中南民族大學”)、廣東省海南特别行政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等單位,對海南島九個黎族市、縣170個點的語言進行調查。

  根據語音、詞彙和語法的特點,将黎族劃分為侾、杞、本地(潤)、美孚、台(也寫作“賽”或“加茂”)五個方言。侾、杞、本地三個方言又劃分為羅活、侾炎、抱顯、通什、塹對、保城、白沙、元門八個土語。

  由于侾方言使用人口最多,而語言一般情況下隻有三個調值,語言易學,故以侾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的語音為标準音,設計了《黎文方案》(草案),并于1957年2月在原廣東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市(現更名為“五指山市”)召開的“黎族語言文字問題科學讨論會”上通過,并報國家民委備案。

  關于黎族古文字的記載:

  明朝顧岕所著《海槎餘錄》有這樣的記載:儋耳孤懸海島,曆書家不能備,其黎村各一老習知節候與吉兇避忌之略,與曆不爽毫發。大率以六十年已往之迹,征驗将來,固亦有機巧不能測處。嘗取其本熟視,字畫訛謬,不可識,詢其名,則曰:“曆底記”。

  清朝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卷七)《人語》有這樣的記載:黎婦女皆執漆扁擔,上寫黎歌數行,字如蟲書,不可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