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解析:湖南祁劇的曆史及其來源

解析:湖南祁劇的曆史及其來源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24 02:55:41

  祁劇是湖南的地方戲劇種之一。又被稱為是祁陽班子。民國時期被稱為是祁陽戲後因形成于祁陽從而得名為祁劇。祁劇的分布較廣。特别是在湖南一代,如果你還不太了解祁劇沒關系,本期戲曲大全,小編就來為你詳細解析祁劇的曆史發展。快來看看吧!

  祁劇是湖南地方大戲劇種之一,它又稱祁陽班子,民國初年稱“祁陽戲”,清末又名“楚南戲”,因形成于祁陽而得名。祁劇廣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陽、衡陽、邵陽、零陵、郴州、懷化等地區,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全州、桂林、平樂、柳州和贛南、粵北、閩西一帶。

  祁劇源于弋陽腔,是明初傳入祁陽後與地方藝術相融合,長期演變而逐漸形成的。據說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當時弋陽腔随江西移民傳至祁陽,逐漸傳播形成。弋陽腔最早的劇目是《目連傳》,其被稱為祁劇高腔之祖。祁劇在明代後期,已成為湖南流行較廣的劇種。據清代同治九年修纂的《祁陽縣志·藝文志》記載,明朝末期,祁陽地方已經有了較為健全體制的戲班活動。

  高腔是祁劇最早的聲腔,清朝康熙後期,祁劇在先後融合了徽調、漢調和西黃腔之後,逐漸形成了彈腔(南北路)。後彈劇在發展過程中,南路有受宜黃戲的交流影響。随着其流行和劇目及表演藝術的變化,祁劇聲腔形式日益豐富。

  清朝康熙、乾隆時期,祁劇社有較大的流傳和發展,向外遍及廣西、廣東、江西、福建等省。祁劇着名班社在清嘉慶年間有吉祥班、老四喜班等。鹹豐、同治(1851-1874)以後,祁劇有了全面的發展,衆多新劇社、劇目和名家不斷湧現。

  當時的班社有科班、中班、江湖班三種:一、科班。一般的藝員入科三年才滿師,期間的活動都在科班内。早期的科班在白水、零陵、貴恙、祁陽等地活動。二、中班。一般在學徒出科後,還要再幫師三年。

  學徒在次期間仍然一邊唱戲,一邊學戲,有微波的收入,這段時間被稱為“中班”。三、江湖班。最早的江湖班是老春花班,在康熙年間就在武崗一帶進行演出活動。乾隆年間有諸如慶芳班、瑞華班、新喜堂班等光緒年間着名班社有榮慶班、老永和班等。清朝末年的四喜班、榮慶班、老永和班和天仙園,合起來被稱作“四大名班”。

  在祁劇界,藝人們有“三去贛南”之說,第一批在乾隆時期;第二批是仁和班在同治末年;第三批是福興班在清朝末期民國初年。道光帝時期,藝人龍明信帶領的新福祥班在江西甯化着名一時。民國時期,祁劇第一個女子科班麗華班于1933年在祁陽洪橋創辦。

  新中國建國後,劇團發展興盛。1956年時,湖南全省有祁劇社團29個,共有1972人參與從事。從1958年起,不斷創作現代劇作,如《送糧》、《新坡将軍》等。在1960年,湖南省祁劇藝術團彙報演出了《鬧嚴府》;同年,還開始興建湖南省祁劇院。

  1963年在省戲曲學院設立祁劇科,開始招收專業學員。十年動亂,使祁劇藝術備受摧殘,1978年以來,才漸漸恢複起來,1980年底,湖南省文化局組織全省祁劇教學演出,組織評選出二十四個優秀劇目錄相、從而為祁劇保留了衆多的許多優秀劇目表演藝術材料,為祁劇的保存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