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禅宗公案故事兩則精選,品讀領悟人生

禅宗公案故事兩則精選,品讀領悟人生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8 21:05:56

  佛教真的可以讓人活得更好,更合理。中國的宗教是非常多的,而且每個宗教的教義也是各不相同,但是每個宗教都是以讓人類過得更好為前提的,而佛教的禅宗在曆史上有非常多令人感到頓悟的故事,本期佛教文化為你盤點兩則。

  一則:

  百丈禅師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并随衆散去。有一日卻站着不去。師乃問:“立者何人?”老人雲:“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結果堕在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師雲:“汝但問。”老人便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師雲:“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辭師雲:“我巳免脫野狐身。住在山後。乞師依亡僧禮燒送。”

  次日百丈禅師令衆僧到後山找亡僧,衆人不解,師帶衆人在山後大盤石上找到一隻已死的黑毛大狐狸。齋後按送亡僧禮火化。在這則公案中,當僧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答他不落因果,原無甚過錯,乃自生疑而落狐狸身!可憐衆生,五百年後猶自不惺惺,幸得百丈慈悲為他釋疑道:“不昧因果。”方才将這一疑團放下,釋然而化。“不落”、“不昧”,相差一字,意境大有死活天淵之别,但在達人份上确無絲毫分别。

  以佛性天真,一絲不挂,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因因果果向甚處去着,死即無有,活從何來?其間還容是非、正誤否?這野狐能從不昧處悟去固幸甚,如能從不落處悟去,則海闊天空更勝一籌。臨化去,還要百丈做亡僧禮火化,更是粘着,要知狐狸也可作佛嘛。而百丈亦俯從其請,亦不免混身落草,落在因果中矣。

  二則:

  某日,寺院要擴建殿堂,有一棵珍貴的銀杏樹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兩個弟子去做這件事,辦好後回來複命。兩人來到樹前開始挖土移樹,但剛挖了幾下,一位小和尚就對另一位說:“師兄,我這把鐵鎬木把壞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師兄勸他移完樹再修不遲,他說:“那怎麼行?用這樣的鎬要挖到什麼時候呀!”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頭,木匠說:“真是不巧,我的斧頭昨天砍東西弄壞了,就讓我用菜刀給你修一下吧。”

  小和尚聽了說:“那怎麼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讓我去找鐵匠把你的斧頭修一下吧。”小和尚帶着斧頭去另一個村子找到鐵匠,鐵匠苦笑着對他說:“我的木炭剛用完,你看……”小和尚放下斧頭,又去山中找燒炭的人,燒炭的人對他說:“我已經好多天沒有燒炭了,因為找不到牛車去把木料運到這裡來。”小和尚又去找一位專運木料的車把式,車把式說:“你看我的牛生病了……”

  幾天之後,當僧人們經過四處打聽找到這位小和尚時,他正提着幾包草藥匆匆從一個集鎮向車把式的村子中趕。大家問他買藥幹什麼,他說為牛治病,又問他為牛治病幹什麼,他說要用牛車運木料……挖樹的事,他早已忘到九霄雲外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或者經曆這樣的事。認認真真忙碌,辛辛苦苦奔波,到最後聽到有人問“你在幹什麼”時,卻惘然不知如何作答,因為在目标的不斷轉換中,那個最初的目标早已漸漸模糊以至消失了。

  在人生的過程中,那個“最初的目标”便是我們的寶貴自我———生命存在的意義和根據,丢棄了它,就隻能像一個空殼人一樣在這個世界上遊蕩。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曲折,也不論走出有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因為我們必須有個家,必須回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