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對中國經濟有多大的影響#
我們國家的電商興起于本世紀初年。不過那時候電商對人們的生活影響很小——本世紀初,具備網購意識的人很少。甚至在2009年,還存在某寶代購這個群體:也就是一些具備網購條件的人,可以幫身邊的人在某寶代購,并從中獲利——畢竟,那時候上網是以電腦為主,而電腦并沒普及。
轉眼間,到了2015年。雖然此時距離2009年不過六年光景,但這六年時間裡,我們的社會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因為這一年,移動上網開始普及。受移動上網影響,手機遊戲成功取代PC端遊戲,網吧也開始大範圍破産。
由于手機上網的普及,手機網購也開始深入千家萬戶。實體店的生意幾乎一夜間出現一落千丈的趨勢。于是很多人驚呼:某寶搞垮了社會的實體經濟——甚至很多人的依據是:實體店在電商的壓制下大範圍破産,這會導緻年輕人失去工作——畢竟,實體店沒了,店主、店員以及店鋪房東都會失去收入。
但其實,個人認為,電商的産生,對就業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也對全民富裕形成了很積極的影響。
1、刺激就業不可否認,電商的發展,确實讓實體店的店員失去了工作。但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知道,縫紉機出現的時候,針織工人也出現了大範圍的下崗。但不可否認,縫紉機的出現是社會的進步。并且,因為縫紉機的大範圍應用,也讓針織品的價格出現滑落,最終,普羅大衆得到了實惠。
其實電商也是如此。并且,電商雖然消滅了一些崗位,但同時也貢獻了大量的崗位。
首先,電商和實體店相比,其差距僅僅是電商不需要租商鋪。但是,想要做大,還是需要雇傭店員的。
首先是客服。電商都需要聘請客服。
其次是美工和文案。畢竟電商需要往店鋪上傳商品的文案和圖片。而這些工作,也需要文案和美工去完成。
第三是帶貨員。大的電商,往往還會通過直播方式帶貨。而既然帶貨,自然就需要找帶貨主播進行帶貨。
可以說,一家有點規模的電商店鋪,意味着解決了三四個人甚至更多人的工作。如果換做實體店,可能除了雇傭這些人,還需要繳納大量的房租給房東。
此外,電商也是适合小白創業的項目之一。
話說我以前鄰居家的小孩,初中畢業後,就沒有繼續上學:原因很簡單,中考每科都不及格,因此繼續混文憑也沒什麼意思。而他的父母不希望兒子當工人。于是,他的父母給他一筆錢,而他則用這筆錢,開始了電商行業的經營——倘若沒有電商,可能他就是一個沒啥工作的二流子,但是有了電商以後,他也算是自主創業了。
2、共同富裕随着我們社會的的城市發展出現虹吸效應,這導緻了很多省份,省會之外的城市,都出現人口外流。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一線城市生活。而電商,可以通過網絡工具,來保證這些沒有去大城市發展的人,也可以跟着富裕,最終實現全民共同富裕。
随着我們社會城市頭部效應的深入,農業建設也會出現農業企業化狀态,而随着新農業的不斷發展,新農業對農業電商的需求也很大。因此,對于不适合前往大城市打拼的群體來說,留在家鄉,通過農業電商進行經營,也可以跟着享受到時代發展的紅利,參與到共同富裕的偉大事業中去。
所以,電商也是共同富裕的助力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