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梆子腔劇種有哪些,戲曲界的明星?

梆子腔劇種有哪些,戲曲界的明星?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3 11:37:04

  梆子腔,是我國漢族傳統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它以是陝西、甘肅一帶的漢族民歌和民間小戲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今天,要介紹的是關于梆子腔的劇種及其代表人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梆子戲中了解一下吧。

  梆子腔簡介: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以硬木梆子擊節為特色而得名。源于明末的西秦腔,是戲曲中最早采用闆式變化結構的聲腔。西秦腔與各地方言和漢族民間音東結合,逐漸衍變成梆子腔支系,其中曆史最早、影響較大的是陝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之後又有秦腔、漢調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河北梆子等。

  它以硬木梆子擊節,并以不同形制的闆胡主奏樂器;調式多為徵調式,唱調為上下句式,多有華彩流暢的花腔樂句為輔;曲調以七聲音階為主,旋法上多跳進,常用閃闆,整個音樂風格高亢激越,悲壯粗犷。

  梆子腔起源于陝西,陝西古屬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稱為秦腔。古秦地慷慨豪邁的民風,形成了秦腔高亢激越的基調,長于表現雄壯、悲憤的情緒,與此相應,秦腔的傳統劇目中有很大一批是演忠奸鬥争的,當然,秦腔傳統劇目中也不乏诙諧、活潑、充滿生活氣息的劇目。

  梆子腔是陝西、甘肅一帶的漢族民歌和民間小戲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不少人認為,梆子腔的直接前身是吹腔,也叫隴東調或西秦腔;而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則産生于陝西和山西交界處的同州(今陝西省大荔縣)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分别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所以,同州梆子在陝西也被稱為老秦腔。

  梆子腔代表劇種:

  1、秦腔

  以西安為中心,在同州梆子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成為秦腔的主流。現流行于西北各省(區)及西藏等地。秦腔班社很多,以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最為著名。

  知名藝人:

  秦腔的優秀演員,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藝術家魏長生外,還有被譽為花部四美的王湘雲、陳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瑣兒,長安派的嶽色子等。

  光緒中後期有潤潤子、玉喜兒、陳雨農、黨甘亭、趙傑民、李雲亭(麻子紅)、劉立傑(木匠紅)、王文鵬等。

  辛亥革命以來,有名醜馬平民,名小生蘇哲民、蘇育民任哲中,名旦劉箴俗(有與歐陽予倩“并駕齊驅”之譽)、王天民(人稱“西北梅蘭芳”)、李正敏(人稱“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華等。名淨田德年和名須生和家彥、耿善民、張鎖中、劉毓中、劉易平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