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擁有着幾千年曆史的古國,在這樣的悠久曆史中也是誕生了許多供着貴族們玩樂的東西。戲劇可以說是中華曆史上的一顆明珠,傳承至今更是有了三百多中的戲劇種類。
那麼,本期戲劇文化介紹最着名的中國戲劇種類及特點。
評劇:
流行于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省,它源自河北東部一帶的“蓮花落”,并吸收京劇、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樂和表演發展而形成的。這個劇種從農村進入城市後,受到話劇和京劇的影響演了許多新戲,擅于表現小市民生活。唱詞通俗易懂,唱腔口語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氣息濃厚。
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曾有觀點認為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于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
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産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着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批準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于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衆。
評劇唱腔是闆腔體,有慢闆,二六闆,垛闆和散闆等多種闆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着成就,特别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于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着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
善于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
早期評劇隻有男、女角色之分,後逐漸發展成為生、旦、醜三小戲,受梆子和京劇影響,增添行當,有了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醜之分,最終發展成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小生、老生、花臉、小花臉等行當齊全的大劇種,但仍保留了民間小戲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