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戲劇更是伴随着到現在,都知道中國五大戲劇是京、評、豫、越劇還有就是黃梅戲,那麼對于其他的地方戲劇和代表人物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了的是晉劇文化中王愛愛個人資料希望大家能喜歡。
王愛愛,女,1940年出生在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郭家堡鄉南關村。國家一級演員,山西省著名藝術家,主工青衣。曾主演《打金枝》、《明公斷》、《算糧》、《三上桃峰》、《走山》等劇目。現為全國政治協商委員、山西省文聯副負責人、山西省劇協副負責人、山西省晉劇院名譽院長。王愛愛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培養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藝術家中的傑出代表之一。
晉劇皇後王愛愛七歲從藝,出身梨園世家,祖母為晉劇名旦筱桂花。十五六歲即以晉劇傳統戲《教子》、《明公斷》、《回龍閣》、《樊梨花》等唱做并重的劇目譽滿三晉,被觀衆驚呼為“金嗓子”
王愛愛不僅唱功笃厚,而且善于利用音調的回環宕叠,抑揚頓挫,準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王愛愛專攻青衣正旦,唱.念.做基本功都很紮實,尤以唱工見長.她音色甜美.音域寬闊,吐字清晰,韻味醇厚,特别是唱腔尾音的潤腔,靈巧多變,高低自如,在晉劇旦行中,獨樹一幟。由于她對晉劇的突出貢獻,王愛愛多次被評為全國勞模、全國“三八紅旗手”并被推選為全國政治協商委員。
五十年的舞台生活,王愛愛刻苦學習、精心鑽研、博采衆長、融會貫通,承傳統而不泥古,遵師法而不守舊,在繼承前輩藝術家演唱風格中,不但掌握了高亢激越,熱情豪放,以剛為主的“程派”藝術特點,也吸收了“牛派”字正腔圓,行腔穩健,以柔為主的藝術特色。
在此基礎上,她利用自己嗓音天賦極佳這一得天獨厚的音質條件,大膽采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和各音腔的配合運用,以豐富的情感,惟妙惟肖的表演,剛柔相濟,聲情并茂,終以音色甜美、音域寬闊、吐字清晰、韻味醇厚等特色,在晉劇演唱藝術上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流派——“愛愛腔”,為晉劇藝術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晉劇皇後”。“愛愛腔”純正柔和、壯美而大方,婉轉而樸實,與人物性格,感情和諧統一,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在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她以辛勤的勞動和出衆的才華,塑造了衆多個性鮮明、生動、逼真的藝術形象,從唱腔、表演、念白等方面對晉劇藝術進行創造和革新,使晉劇青衣行當的表演藝術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極大地促進了整個劇中的發展,她不愧為晉劇史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
1961年赴京演出時,九進中南海,為毛、劉、周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毛領袖曾高興地稱贊她唱得好,周領袖也給與她熱情地勉勵。
1957年獲山西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青年學習獎。1985年獲晉中戲劇調演優秀青年演員獎。1983年獲省優秀中青年演員一等獎。1984年獲中央電視台戲曲廣播劇一等獎。1991年獲全國保密文藝調演一等獎。1995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第三屆“金唱片”獎。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為使晉劇事業後繼有人,在繁忙的演出之間,王愛愛抽出很多時間去培育青年演員,提攜後學者,表現了她對晉劇事業強烈的責任感。
在《山西四大梆子交響演唱會》中,王愛愛和孫昌聯袂演唱《千秋梨園情》,并與指揮任新甯共同擔綱藝術總監。
關于王愛愛的戲劇表演藝術,華而實曾開玩笑地對她說:“你沒有哪個戲校的畢業證,也從來沒有正式拜過誰做師傅,照梨園行的老說法,純粹是個‘票友兒’。”王愛愛則笑着回說:“我的來曆大着哩。第一個老師奶奶筱桂花是張寶魁先生的及門弟子,第二個老師程玉英是說書紅高書翰的親傳弟子,第三個老師牛桂英是李子健先生的授業弟子。我是站在晉劇發展史上各位巨人的肩頭上的。”
王愛愛在晉劇舞台上塑造了衆多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古代婦女形象。如《打金枝》中的沈後、《算糧》中的王寶钏、《采桑》中的劉雪梅、《明公斷》中的秦香蓮、《教子》中的王春娥、《金水橋》中的銀平公主等,無論是儀态莊重的皇後、公主,還是勤勞樸實的農家婦女,都以她清脆嘹亮的唱功,細膩質樸的表演,為晉劇舞台增添了新的光彩。
她的演唱功力,不僅表現在演唱節奏緩慢的平闆、夾闆、慢二性、慢垛闆等慢闆上,而且也表現在演唱節奏很快的流水闆、緊垛闆等快闆上,在《見皇姑》中,王愛愛扮演的秦香蓮有一段長達38句的成套唱腔,節奏由慢到快,表達了秦香蓮見到皇姑後悲憤交集的複雜情感。
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裡,王愛愛出字如流,一氣呵成,把秦香蓮埋在心底的滿腔怒火全部迸發出來。體現出了她深厚的演唱功力和運氣、換氣的熟練技巧。她所扮演的角色端莊、大方,她的表演和演唱,沉着老練、不溫不火、恰到好處,表現出一種穩健大方的大家風範。
如在《打金枝》中,沈後有一段著名的唱段“勸宮”,闆式為二性垛闆,上下句結構,30多句的唱腔用一種闆式演唱,很容易讓人感到淡而無味。王愛愛對每句唱腔都反複設計,讓人感到字字有情,句句有理,絲絲入扣,一個端莊穩重、深明大理的皇後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回味無窮。
【結束語】從藝50年來,在晉劇舞台上塑造了衆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特别是她創立的“愛愛腔”,獨領風騷40餘年,成為晉劇旦角聲腔之翹楚,為後來者所效仿,受到廣大觀衆和專家的普遍贊賞,并多次在全省和全國獲獎。她的唱腔技藝是大大突破前人,現在已被專家們肯定為“愛愛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