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學生七年級科學知識點總結

小學生七年級科學知識點總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19:15:15

這是2020年杭州祁績教育發的第120篇頭條文章,以後每天會更新教育類的政策,以及各學科的一些學習技巧、知識點等相關内容,希望大家會喜歡!一起加油,做最好的自己!

小學生七年級科學知識點總結(幹貨七年級科學第一章知識點總結來啦)1

第一章 科學入門

一、科學在我們身邊

作為科學的入門,本節内容從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現象入手,通過對這些自然現象的疑問,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是一門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并尋找相應答案的學科。

觀察、實驗、思考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着世界,但是我們要辯證地來看待這個問題。它對我們的生活既帶來了正面的影響,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從而理解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二、實驗和觀察

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礎,實驗又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要進行實驗,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儀器及其用途和實驗室的操作規程。

試管:是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可以加熱,用途十分廣泛。試管加熱時要用試管夾(長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長柄)。給試管内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試管夾應夾在距離試管口1/3處。加熱時試管要傾斜45度。,并先均勻預熱,再在液體集中部位加熱。熱的試管不能驟冷,以免試管破裂。

停表:用來測量時間,主要是測定時間間隔。

天平和砝碼:配套使用,測量物體的質量。

電流表:測定電流的大小。

電壓表:測定電壓的大小。

顯微鏡:用來觀察細胞等肉眼無法觀察的微觀世界的物質及變化。

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實驗室的主要熱源。使用時用它的外焰加熱。

燒杯:能用于較多試劑的反應容器,并能配制、稀釋溶液等。

表面皿:可暫時盛放少量的固體和液體。

藥匙:用來取用少量固體。

玻璃棒:主要用于攪拌、引流、轉移固體藥品。

認識自然界的事物要從觀察開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觀察态度,不能為了觀察而觀察,要明确觀察目的,全面、細緻地觀察實驗現象,通過比較、分析,正确地描述、記錄實驗現象。

由于人體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運用感覺器官的觀察——直接觀察往往不能對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斷。為了能正确地進行觀察,做出準确的判斷,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擴大觀察的範圍和進行數據的測量。

三、長度和體積的測量

測量和觀察是我們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謂測量是指将一個待測的量和一個公認的标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根據不同的測量要求,測量對象,我們應能選用合适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盡可能使用國際公認的主單位——即公認的标準量。

1、長度的測量。

國際公認的長度主單位是米,單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長度單位,并掌握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1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納米(nm)

測量長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1)了解刻度尺的構造。

觀察:零刻度線

最小刻度值:讀出每一大格數值和單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長度和單位,即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測量的最大範圍。

(2)使用刻度尺時要做到:

小學生七年級科學知識點總結(幹貨七年級科學第一章知識點總結來啦)2

*放正确: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緊靠被測量的物體(垂直于被測物體)。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測量結果是什麼?(讀數偏大)

零刻度線磨損了怎麼辦?

(找一清晰的刻度線作為零刻度線,如圖所示,但讀數時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思考:視線偏左和偏右時,讀數會怎樣?

(視線偏左讀數偏大,視線偏右讀數偏小)

*讀正确:先讀被測物體長度的準确值,即讀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計值。數值後面注明所用的單位——沒有單位的數值是沒有意義的。

*記正确:記錄的數值=準确值+估計值+單位

了解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決定的。根據實際測量的要求和測量對象,會選擇合适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長可以粗略測量物體長度,聲納、雷達、激光也可以用來測距。

(3)長度的特殊測量法。

*積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積少成多,測多求少的方法來間接地測量。

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一枚郵票的質量、細鐵絲的直徑等。

*滾輪法:測較長曲線的長度時,可先測出一個輪子的周長。當輪子沿着曲線從一端

滾到另一端時,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長度二周長X圈數。

如:測量操場的周長。

*化曲為直法:測量一段較短曲線的長,可用一根沒有彈性或彈性不大的柔軟棉線一端放在曲線的一端處,逐步沿着曲線放置,讓它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做出終點記号。用刻度尺量出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

如:測量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

*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測量物體直徑。

2、體積的測量。

體積是指物體占有的空間大小。固體體積常用的單位是立方米(m3),還有較小的體積單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體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們有時還會聽到“cc”,lcc=lcm3

對于一些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如立方體、長方體體積的測量,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可以直接測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測量液體體積,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測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時應注意:

1)放平穩: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觀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讀正确:讀數時,視線要垂直于筒壁并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俯視時,讀數偏大;仰視時,讀數偏小。

對于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如小石塊,則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間接測量。

3、面積的測量。

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與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一樣,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

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有割補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面積:

1)測出每一方格的長和寬,并利用長和寬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積。

2)數出不規則物體所占的方格數: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積=每一方格的面積×總的方格數。

四、溫度的測量

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來表示。溫度的常用單位是攝氏度,單位符号是℃。人為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個标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在O℃和100℃之間分成100小格,則每一小格為l℃。

通常我們認為冷的物體溫度低,熱的物體溫度高。但是光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容易發生錯誤,不能客觀地反映實際物體溫度的高低,這時需要借助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徑很細,但粗細均勻。下有一個玻璃泡,裝有液體。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有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等。在使用液體溫度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測量前,選擇合适的溫度計。切勿超過它的量程。

2)測量時,手握在溫度計的上方。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後,不能立即讀數,待液柱穩定後再 讀數。

3)讀數時,不能将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取出。視線應與溫度計内液面相平。

4)記錄時,數據後面要寫上單位。

體溫計是一類特殊的溫度計。測量範圍從35℃~42℃。玻璃泡容積大而内徑很細。當溫度有微小變化時,水銀柱的高度發生顯著變化。由于管徑中間有一段特别細的彎曲,體溫計離開人體後,細管中的水銀會斷開,所以它離開人體後還能表示人體的溫度。使用體溫計後,要将體溫計用力甩幾下,才能把水銀甩回到玻璃泡中。

随着科技的不斷發展,更先進的測溫儀器和方法也不斷出現。如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色帶溫度計、光測溫度計(在SARS期間發揮巨大的作用)、輻射溫度計、衛星的遙感測溫、光譜分析等。

五、質量的測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接觸到大量的物體,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物體的質量是由物體本身決定的。所含的物質越多,其質量就越大。

質量具有以下屬性:不随物體的形狀、狀态、溫度、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國際上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單位符号是kg。常用的單位還有噸,符号t;克,符号g;毫克,符号mg。

它們之間的換算是:

1噸=1000千克 I千克=1000克=106毫克

常用的質量單位和中國傳統質量單位的換算關系是:

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兩=50克

測量質量的常用工具有電子秤、杆秤、磅秤等。(彈簧秤不是測量質量的工具)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質量。

了解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

分度盤 指針 托盤 橫梁 橫梁标尺 遊碼 琺碼 底座 平衡螺母

使用托盤天平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放平:将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調平:将遊碼撥至“0”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範圍等幅擺動。

思考:當指針偏轉時,應如何調節平衡螺母?

指針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調;指針偏右,平衡螺母向左(裡)調。

(3)稱量:左盤物體質量=右盤砝碼碼總質量+遊碼指示的質量值

加砝碼時,先估測,用鑷子由大加到小,并調節遊碼直至天平平衡。

不可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相等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

(4)整理器材:用鑷子将砝碼放回砝碼盒中,遊碼移回“0”刻度線處。

思考:如果物體和砝碼放置的位置反了,這時怎樣求得物體的實際質量?

将上述公式變為左盤砝碼質量=右盤物體質量+遊碼指示的質量值求解。

六、時間的測量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運動都能用來測量時間。古時,人們常用日晷、燃香、沙漏等方法來計時。現在人們常用鐘、表等先進的儀器來測量時間。

時間的主單位是秒,單位符号是s 。

常用的單位還有分、時、天、月、年。

時間的基本換算關系是:

1天=24小時 1小時=60分鐘=3600秒

時間通常包含兩層含義:時刻和時間間隔。

時刻指的是時間的一個點,如10:00;時間間隔指的是一段時間,如課間休息10分鐘。

實驗室中常用來計時的工具是停表,有機械停表和電子停表。電子停表的準确值可以達到0.01秒。機械停表在讀數時,要分别讀出分(小盤:轉一圈15分鐘)和秒(大盤:轉一圈30秒),并将它們相加。它的準确值為0.1秒。

七、科學探究

理解科學的本質,它的核心是探究。

知道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和證據——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

能完成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案設計和過程實施。

寫在最後

期待同學們在下方留言“每日打卡”,讓我看到你們的堅持!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在下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