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拍攝花朵的好季節。
我們有梅花可以拍,有玉蘭花可以拍,還有在去年冬天裡盛放的臘梅,花期也能一直延展到冰雪消融的陽春。
不過,攝影新手拍攝的花朵照片,總會被其他人诟病“徒有其表”——隻有形式美,沒有意境美。
那麼,春天拍攝花朵,如何能讓攝影作品更有深度呢?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本期攝影點評,侍墨想借着粉絲拍攝的一張照片,和大家聊一聊,讓花朵照片更有“深度”的攝影技巧。
希望我的分享,對于您的拍攝,能有啟發,有幫助。
創作不容易,點贊是心意,打賞是鼓勵。願意給侍墨“贊賞”的朋友,可以打開文章右上角的三個點,
繼續點擊“贊賞”就可以了。
金額随意,不強求。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1,照片來自粉絲“好學陳月”。
粉絲留言:老師我拍的臘梅給點評一下
侍墨點評這張照片的攝影主體是臘梅。
因為照片中隻有一朵臘梅,攝影主體非常明确。
而且,臘梅的枝條是“y”字形的,可以起到視覺引導線的作用。
同時,臘梅的枝條也是對角線。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1-2
利用逆光拍攝臘梅,可以讓臘梅的花瓣更加透亮。
利用藍天作為攝影背景,也能夠讓照片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這張照片的優點。
接下來,重點說一下這張照片的缺點——因為,很多攝影新手,都犯過類似的錯誤。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1-3
這張照片,有兩個最明顯的錯誤。
首先,照片中有兩個視覺中心。
第一個視覺中心是臘梅,第二個視覺中心是非常刺眼的太陽光。
這兩個視覺中心是相互搶鏡的。
隻内耗,不互補。
其次,這張照片是對着強烈的太陽光拍的。
對着強光拍照,會對感光元件和鏡頭造成灼傷。
原理就如同我們大中午盯着耀眼的太陽光看。
你會覺得刺眼,相機也一樣。
但是相機不會說話,更不能自我修複。
圖2
對着強光拍照,會對相機的感光元件造成灼傷。很多攝影新手都不懂。所以,才會在大中午,正對着刺眼的太陽光拍照。
其實相機的成像原理,和咱們的眼睛一樣。
如果咱們在中午盯着大太陽看,眼睛會非常不舒服。
相機也是一樣。
圖2-2
就算是用手機拍照,手機的成像原理和相機也是相同的。
但是相機和手機不會說話,它們不會告訴你“光線太強,太刺眼了”;
而且相機和手機還沒有自我修複能力。
有些人遇到強光會流眼淚,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但是相機和手機不行,隻能人工修複。
所以,在光線強烈的時候,不要正對着光源拍照。
這樣對拍攝器材不好。
圖2-3
一、光線強烈的時候如何拍照?有些人說,我隻有中午才有時間拍照。
但是中午陽光強烈,明暗反差很大;如果是正對着大太陽拍照,會灼傷相機的感光元件。
怎麼辦呢?
第一個方法:用順光。
順光的優點,是可以拍攝出更多的細節;不足之處是立體感稍微差了一點點。
如果拍攝光線比較強,為了确保花朵照片不過曝,讓花瓣更有質感,可以嘗試着降低一些曝光補償。
圖3
第二個方法:讓攝影主體擋住光源。
拍攝光線強烈,就一定不能正對着光源拍照片嗎?
不是的。
隻要方法用對了,正對着光源拍照也沒問題。
比如,用攝影主體擋住光源,采用逆光拍攝花朵照片。
但是有一個前提,是攝影主體是單瓣花。
單瓣花的花瓣少,很容易被光源照得透亮。
圖4
圖4-2
第三個方法:用側逆光拍攝。
如果攝影主體是重瓣花,比如菊花。
或者攝影主體的花瓣很多,又很厚實……是不适合用逆光拍攝的。
因為逆光打不透花瓣,拍出來的花朵就是黑乎乎的一團。
可以考慮采用側逆光拍攝。
側逆光能讓攝影主體的立體感更強,質感更好。
有細節,還有光影。
圖5
如果拍攝條件允許,建議在早晚光線比較柔和的時間段拍照。攝影,是要講究拍攝光線的。
中午的陽光很刺眼,光線強烈。所以大部分攝影師都會避開中午的時間拍照;
最适合拍照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因為這兩個時間段,光比比較小,光線最為柔和。
如果在這兩個時間段之中選擇,侍墨建議您挑選清晨拍照。
因為,經過了一天的暴曬之後,傍晚的花朵會有些蔫巴,看上去會略顯頹廢;而清晨的花朵,有時候還會帶着露珠,看上去會比較靈動。
圖6
二、一張照片應該有幾個視覺中心?視覺中心,顧名思義,就是照片中能夠吸引讀者注意力的“點”。
一般情況下,一張照片隻有一個視覺中心,比如圖6。
拍攝花朵,用盛開的花朵當成攝影主體,用其他未開放的花苞當成攝影陪體;用花蕊當成視覺中心,更符合人們觀看照片的視覺習慣。
圖7
有時候,照片中也可以出現兩個,甚至三個視覺中心。
比如說,我們在拍攝家庭合影的時候,小情侶,或者是一家三口,同時都是攝影主體。
拍攝花朵,也是如此。
花開并蒂的兩朵花,或者是不分伯仲的三朵花,都可以同時成為照片中的視覺中心。
不過,視覺中心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反,視覺中心應該是越少越好。
因為,吸引讀者關注度的“點”多了,讀者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開來。
視覺中心就起不到“吸引讀者注意力”的作用了。
圖8
如果視覺中心有兩個以上,應該“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搶鏡。一張照片中,如果出現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視覺中心,它們之間應該是“互補”的關系。
而不是相互傾軋,彼此搶鏡。
想一想咱們平時拍攝的合影——
兩個人的情侶照,你侬我侬;
一家三口的家庭合影,其樂融融。
這就是攝影作品的邏輯。
拍攝花朵照片,也需要有邏輯。
很多攝影新手拍攝的照片,被人诟病“徒有其表”,就是因為沒有邏輯。
兩個視覺中心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應該是相互搶鏡,應該是互補、共赢。
圖9
如果處理不好兩個視覺中心之間的邏輯關系,那麼照片的拍攝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攝影新手,在沒有能力處理好兩個視覺中心的時候,可以用攝影技巧,隻保留一個視覺中心。
把另一個畫面元素處理成攝影陪體。
比如圖9,這兩朵花,大小和形态都差不多。
如果擴大景深範圍,把兩朵花放在同一個焦平面上,那麼這兩朵花都會成為視覺中心;
如果說小景深範圍,讓這兩朵花一實一虛,照片的層次感有了,攝影主體和攝影陪體之間的邏輯關系也有了。
圖9-2
本期攝影點評,侍墨借着粉絲投稿的一張花朵照片,為大家剖析了攝影作品的邏輯關系。
作為攝影新手,拍照要避開兩個錯誤——1、避免讓鏡頭無遮無擋的,正對着強光拍照。
因為會灼傷感光元件。
2、如果照片中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視覺中心,不能讓二者相互搶鏡。要相得益彰。
要是沒有能力玩轉兩個視覺中心,那就保留一個視覺中心吧!
先學走路,再學跑步。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無論拍攝什麼樣的攝影題材,有邏輯的攝影作品才會更有深度;看上去才會更“高級”。
沒有邏輯的照片不是不能看,也不是一定不好看;
但是肯定不耐看。
作為攝影新手,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時,也要盡量把照片拍攝出内涵。
侍墨分享的攝影技巧,您都學會了嗎?
歡迎您在評論區上傳照片,一起交流、分享拍攝經驗。
也歡迎打賞,多多益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