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症狀真是多,皮膚蒼白頭暈厥,
消化不良呼氣喘,組織缺氧分泌亂,
失血破壞和減少,都會引起貧血到,
缺鐵巨幼再生障,牢記病因不能忘,
實驗檢測很簡單,早治病根早輕松。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體積減少到正常範圍的下限以下,不能向組織輸送足夠的氧氣而産生的一組症狀。由于紅細胞體積測量的複雜性,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我國規定,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孕期)Hb<110g/L,孕婦Hb<100g/L,即可診斷為貧血。
貧血是繼發于多種疾病的一種症狀,其出現的原因按照病原學分成三種:
1.失血
2.紅細胞過度破壞
3.紅細胞生成減少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在兒童及孕婦等主要貧血人群中,缺鐵性發病率高于50%,是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當鐵缺乏時,紅細胞生成減少,從而引起貧血。
鐵進入血液後,一部分與鐵蛋白結合,稱為鐵蛋白。鐵蛋白不被直接利用,是人體重要的儲存鐵,以維持人體鐵的供應和血紅蛋白的相對穩定;
另一部分與轉鐵蛋白結合,稱為血清鐵,血清鐵到達人體各部位供其使用。
當機體缺鐵時,機體會利用鐵蛋白來維持體内鐵的平衡,所以缺鐵初期血清鐵不會立即減少,但鐵蛋白水平會明顯降低,一旦體内儲存的鐵被耗盡,紅細胞生成就會減少。
以下情況都會導緻缺鐵,所以一味地補鐵隻是治标,想要治本,必須要分清導緻缺鐵的原因。
巨幼紅細胞貧血是由于機體缺乏葉酸與維生素B12而引起的貧血,其特點是紅細胞平均體積增大,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正常,故又稱為大細胞性貧血。
葉酸進入機體後,在體内轉變為具有生理活性的四氫葉酸,進而參與細胞DNA合成,當其缺乏時,會出現巨幼紅細胞貧血。葉酸缺乏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機制如下:
維生素B12廣泛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借助于腸道分泌物内的因子被吸收。維生素B12中的钴與甲基基團相連,形成甲基钴胺,可以促進葉酸的代謝和利用,促進DNA的生物合成。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B12,就像缺乏葉酸一樣,最終也會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
和缺鐵性貧血一樣,巨幼細胞性貧血也需要在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的同時治療原發病。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如下:
人體内的紅細胞是由骨髓中原始紅細胞發展而來,骨髓就像是造血的工廠,當骨髓造血功能出現異常時,紅細胞生成減少從而引起貧血,即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标準:
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