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傳來,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的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那麼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來看看吧這個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吧!
良渚古城申遺成功 中國再添一處世界遺産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6日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産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産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介紹
良渚古城(公元前3300年-前2300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内 ,是中國長江下遊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考古勘察發現,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40-60米,基礎以上用較純淨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以上還殘留4米多高城牆。共發現六座水門。
良渚文化的發現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職員施昕更在家鄉杭縣(今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鎮發現了良渚遺址。1959年,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将良渚遺址為代表的史前遺存命名為“良渚文化”,這屬于當時中國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2011年3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還與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合作,對從良渚古城疊壓城牆中發掘出的一系列樣本進行碳14測年。數據顯示,良渚古城城牆的年代大緻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間。
良渚古城的考察确證
2016年3月15日,良渚古城又有了新的考古發現,經專家實地考察确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并不是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 。
從1936年首次挖掘到2019年,良渚遺址考古已經有80多年曆程。規模龐大良渚古城城址、複雜的水利系統、成熟的稻作生産、統一的文化信仰、分化的社會階層……一座消逝了數千年的史前古城,日漸清晰的呈現在我們眼前。這些考古發現有力地坐實了中華5000年文明的史實。
用實際證實中華5000年的文明是真實的
良渚古城遺址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實證距今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發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補《世界遺産名錄》中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國5000年文明史提供獨特的見證。歐美學者普遍認為中國隻有三千年文明,也就是從商朝開始的,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而良渚古城考古發現,用實際的考古史實來證明中華5000年文明是真實的。
相關閱讀:世界遺産名錄是指什麼?
《世界遺産名錄》是1976年世界遺産委員會成立時建立的。世界遺産委員會隸屬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會上正式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其目的是為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中國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約》,1999年10月29日當選為世界遺産委員會成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