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内垃圾箱尋寶

國内垃圾箱尋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0:59:44

國内垃圾箱尋寶(花1000元買到價值4萬的行李箱盲盒)1

最近,一種“行李箱盲盒”在網上升溫,不少視頻博主在各大平台做起了“行李箱盲盒”的開箱測評。在一個開箱視頻中,博主表示自己花1000塊錢,買了一個在機場長時間無人領取的行李箱。賣家稱行李箱帶密碼鎖,不知道裡面到底裝了什麼。經過一系列操作,博主在箱子裡發現了許多女生衣物,還有書本、化妝品、一個相機包和一張存儲卡。最奪人眼球的,是箱子裡一條疑似某奢侈品牌的項鍊,總價值高達人民币4萬多元。

花1000元買的盲盒,最後開出價值4萬元的東西,對買家而言,這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的。但是,如很多網友所說,這件事細想起來并不合理。首先,如果盲盒中有價值4萬元的物品,那最該打開盲盒的人不應該是賣家嗎?這樣顯而易見的好事怎麼會輪到買家?其次,如果行李箱中有貴重物品,旅客一般都會四處尋找。若箱子就在機場,為何會出現無人領取的情況?更讓人費解的是,這樣無人認領的行李箱,是經過何種渠道流轉到二手市場上的?

根據媒體報道,上述主播在視頻中展示的行李箱上挂有标牌,顯示地點來自義烏機場站。然而,經當地機場工作人員多次核實,該行李箱并非從機場方面流出,托運标牌同機場的不一緻。在回應此事時,機場工作人員還強調,機場不會随便處理旅客行李箱,更不會直接進行買賣。這樣的做法,在各地機場也比較常見。而鐵路方面在處理無人認領物品時,一般保管時長最多為180天,逾期後通常會銷毀處理。有關方面的回應,從側面證明了博主展示的“行李箱盲盒”,很有可能隻是宣傳噱頭,目的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剁手”下單。

即便這些盲盒确實是無人認領的物品,行李箱主人依然享有對該物品的所有權。一些物品可能包含失主的隐私信息,一旦被當成“行李箱盲盒”打包出售,便會有隐私洩露風險。可以想象,在發現自己行李箱中的衣物、存儲卡以及貴重物品被他人拿到後,當事人會感到多麼膈應和恐慌。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無人認領的東西不代表可以被随意處置或買賣。在快遞行業内部,寫明地址的快遞不會被再次售賣,這是對快遞從業人員的基本職業要求。然而,在關于快遞盲盒的新聞報道中,有賣家聲稱這些快遞是來自買家退貨、賣家也沒有收回的快遞積壓件。這提醒快遞行業要加強自律,将保護快遞買家隐私的措施落實到位。同樣,不管“行李箱盲盒”的真實性如何,各地機場和鐵路部門都要進一步強化保護旅客隐私的服務意識,對那些過了保存期限的無人認領物品,要堅決以正當合法的方式進行處理,消除旅客隐私“裸奔”的隐患。

因為是随機抽選,購買盲盒的消費者可以在未知之旅中收獲驚喜和快樂,這也讓此類營銷模式風靡一時、備受追捧。但這不代表“萬物皆可盲盒”,盲盒經濟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規要求,不能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即便盲盒隻是營銷手段,行李箱及其中物品并非他人丢失的,這一做法也明顯有打法律擦邊球的嫌疑。一些營銷話語可能在有意無意間,迎合了部分消費者窺探他人隐私的獵奇心理,刺激了其通過撿漏占便宜的幻想。

和“戀愛盲盒”一樣,對“行李箱盲盒”的熱議,也反映了人們對個人隐私的憂慮。對購買“行李箱盲盒”的消費者來說,需要分辨其中的虛虛實實,不能幻想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更不要對他人隐私有過于濃厚的“興趣”。發布視頻的測評博主和銷售“行李箱盲盒”的商家,也要提升法律意識,規範自身行為。畢竟,一旦行李箱屬于他人遺失的物品,賣方和買方都可能為此承擔法律責任。此外,傳播這類視頻的内容平台,以及可能存在“行李箱盲盒”交易的電商平台也要落實好監管責任,對類似行為不能縱容無視、甚至推波助瀾。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