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流傳我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每一則故事之孝行雖不相同,但皆足以發揚我國傳統的孝道美德。故事中雖有荒唐,且似不切實際,惟其孝德之崇高,精神之偉大,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學習和傳承。
01、親嘗湯藥
西漢時代之漢文帝名恒,系漢高祖劉邦之第三子,尚未就帝位前,其父就封化為代王,文帝奉養其母薄太後,極為孝順,從不怠慢,有一次母親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親自殷勤看護,在側侍候,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每逢煎好湯藥,如非親自嘗試,未敢拿與母親服。 文帝孝順母親,因而仁孝聲名傳遍于天下,得到人人之贊頌。
02、孝感動天
虞朝皇帝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為孝順。 父親是一位全然不懂禮儀的人,母親常出惡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并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姚舜常在曆山下耕田,因孝感動天,有象協助耕田,亦有鳥幫助其鋤草。 當時的皇帝唐堯聞悉姚舜大孝,特派九位男子服侍,并将其女兒娥皇及女英與舜為妻,後來并将天下讓與,舜以一平民,居然躍而為虞朝之皇帝,純因孝心所緻。
03、齧指痛心
周朝曾參,名子輿,奉養母親,極為孝順,有一次往山中砍柴時,家裡忽然有客來到,母親不知所措,盼望曾參速返,乃咬破手指,在山中之曾參,陡覺心痛,蔔有預兆,急忙挑柴趕回家中,硊在母親膝前,問其緣故,母親說: 因有客至,乃咬手指使你醒悟。 曾參事母至孝,母親手指竟與其性靈相通。
04、百裡負米
周朝仲由,字子路 家境貧困,時常采食藜與藿等野菜,子路為奉養父母,每每往百裡以外之地背負食米。 父母逝世後,南遊至楚國,楚王敬慕其學問人品,給與封其官爵百乘之車馬,積存之米糧以萬鐘計,平時生活,以多層毛毯為坐褥,用膳時排列食鼎食用,極盡榮華富貴,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勞,感歎說: 雖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裡以外之地負米奉養雙親,惜巳無法如願。
05、蘆衣順母
春秋時期魯國的闵損,字子骞(孔子的弟子,以德孝著稱),幼年時母親就死了。父親續娶了後妻,後母又生了兩個兒子。(冬天)繼母給兩個親兒子穿着用棉花填絮做的冬衣,因為厭棄闵損,給他穿用蘆花填絮的“綿衣”。一天,父親出門讓闵損駕禦馬車,闵損因身體寒冷發抖,将缰繩墜落地上(因此被父親鞭打,打破棉衣發現蘆花)。父親得知闵損受到虐待後,要休掉後妻。闵損求父親說:“留下母親,隻是我一個孩子受冷;趕走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繼母聽說,立即悔恨知錯,從此改過。
06、鹿乳奉親
周朝郯子,天性至孝,父母年老,雙目均患眼疾,想食鹿乳,郯子就穿上鹿皮,往深山鹿群之中,取鹿乳供奉雙親,不料為獵人發現,欲箭射殺,郯子急忙告以: [為取得鹿乳供奉患有眼疾之雙親,始穿上鹿皮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 ,獵人獲悉非鹿,始未予射殺,并感贊其孝行。
07、戲彩娛親
周朝之老萊子,天性至為孝順,奉養雙親,盡擇極甚甘甜爽脆之食品。 自己雖行年七十,但從不自稱年老,且時常穿着五彩斑爛之衣服,在雙親之側扮裝嬰兒之遊戲,又常挑水至雙親堂上,故意跌卧地上,學出嬰兒啼哭之聲,以娛雙親。
08、賣身葬父
漢朝有一孝子,姓董名永,家貧如洗,父死時無力辦理喪事,乃賣身貸錢埋葬父親。 葬親事畢,往買主家償工途中,遇一婦女,求董永娶為妻室,并與之同往主家,買主令織缣三百疋以抵償貸借款項,因得該婦女之助,僅曆時一個月,即完成工作,歸途行至前相遇之槐樹下,該婦女遂辭别董永而去。 相傳該婦女系仙女,因董永之孝心可感,乃得天助。
09、刻木事親
東漢河内(今河南黃河北)人丁蘭,幼年父母雙亡,他沒有機會奉養行孝,因而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對待雕像如同活人一樣(凡事均與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自己才用,出告歸省從不懈怠)。她的妻子因為日久生煩,對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用針偷偷地刺木像的手指玩,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後來木像見到丁蘭後,眼中垂淚。丁蘭查問妻子得知實情,就遂将妻子休棄。
10、行傭供母
東漢齊人江革(章帝時任五官中郎将),少年喪父,獨自與母親住在一起(侍奉母親極為孝順)。不幸遭遇戰亂,江革背着母親逃難。多次遇到匪盜,有的賊人想劫持他入夥,江革就哭着哀告說有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就不忍殺他。後來,他輾轉遷居江蘇下邳,窮困地連鞋子都沒有了,便做雇工掙錢供養母親。母親所需衣服等,沒有一樣缺乏的。
11、懷橘遺親
後漢有一姓陸名績,字公紀之孝子,于六歲時,往九江谒見袁術,術以橘子招待,績竟暗懷二枚橘子,告别跪拜時,橘子堕地,術責陸郎因何暗懷橘子,績跪答稱: [吾母生性極愛橘子,欲持返孝敬母親]。 績年僅六歲即知盡孝道,術稱為奇事。
12、埋兒奉母
漢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郭巨,家境非常貧困。他有一個三歲的男孩,母親經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孫子吃。郭巨對妻子說:“家裡窘困不能很好地供養母親,孩子又分享母親的食物。不如埋掉兒子吧?兒子可以再生,母親如果沒有了是不能複有的。”妻子不敢違拒他,郭巨于是挖坑,當挖到地下三尺多時,忽然看見一小壇黃金,壇子上寫着字:“上天賜給孝子郭巨的,當官的不得巧取,老百姓不許侵奪。”
13、扇枕溫衾
漢朝有一孝子黃香,年僅九歲,母親逝後,日夜思慕,鄉人稱贊他為孝子。 黃香親自操作勤勞辛苦之事,一心一意侍候父親,克盡為孝子之道,夏天暑熱,為其父扇涼枕席,冬天寒冷時。 即以身先行溫其之被褥。 其行被太守劉護得悉,以年僅九歲即知孝親,而大事加以表揚。
14、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隻得拾桑葚母子充饑。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裡?”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兩鬥白米,一隻牛蹄子,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15、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今四川德陽,後出任江陽令,卒于官),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裡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将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将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将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16、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隐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裡,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後人有詩雲: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17、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字從律,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18、卧冰求鯉
晉朝時有一姓王名祥之人,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之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 繼母朱氏時常欲食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乃赤身卧于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19、恣蚊飽血
晉朝人吳猛,八歲兒童,非常孝順,伺候父母極其周到細緻。他的家境貧寒,睡覺的地方沒有蚊帳。每到夏天夜間,很多蚊子咬人,吳猛讓蚊子随意地咬自己,吸血吃飽。雖然蚊子很多,卻不驅散,惟恐飛離自己去咬父親。愛護父親之心無微不至。
20、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順陽(今河南淅川縣東南)人。楊豐之女。楊香14歲這年,曾随同父親去田裡割小米,忽然蹿出一隻大老虎,撲向楊豐,一口将他叼住。楊香急壞了,一心隻想着父親安危的她,完全忘了自己與老虎的力量懸殊。好個楊香,隻見她猛地跳上前去,用力卡住老虎的頭頸。任憑老虎怎麼掙紮,她一雙小手始終像一把鉗子,緊緊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老虎終因喉嚨被卡,無法呼吸,癱倒在地上,他們父女才得以幸免遇難。
21、哭竹生筍
三國時代,有一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幼年喪父,母親年紀老邁,患疾沉重 ,時逢冬月,風雪交加,未有竹筍,但母親思食筍煮羹,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因其孝感動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供奉母親,食畢疾病竟得痊愈。
22、嘗糞憂心
南齊人庾黔婁,任孱陵縣令。到孱陵縣赴任不滿十天,忽然覺得心驚膽戰,渾身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到家得知父親病重已兩天了。醫生說:“要想知道病情好轉還是惡化,隻要嘗一點病人糞便,味道苦說明是好事。”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内心十分憂慮。到夜裡,跪拜北鬥星,叩頭乞求以自身代父去死。
23、棄官尋母
宋朝時有一個名叫朱壽昌的人,也是個很有名的孝子。他的生母是劉氏,嫡妻妒忌她有了小孩,将她趕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離,五十年未能相見。五十年來,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母親,每到一地為官,他都在四處查找老人家的蹤迹。可是人海茫茫,找人談何容易。宋神宗當朝的時候,他再也沒有心思做官了,決定辭掉官職去尋找母親。臨行時,他告知家人自己的決定,發誓說:“找不到母親,我今生今世絕不回家!”這一次,他将尋母的重點放在秦地(今陝西)。後來,曆盡千辛萬苦的他,終于在同州(今陝西大荔縣)尋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當時劉氏已經七十多歲了。
24、滌親溺器
宋朝黃庭堅,号山谷,元符年間中為太史,生性至為孝順,身雖為太史,富貴顯耀,然侍奉母親,卻極盡其誠孝之心,凡母親之事,不用奴婢傭婦,每夕親自為母滌洗溺器,未曾有一刻不盡到人子之孝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