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去上廁所使用如廁,即現今的用廁的意思,也就是單純地指上廁所,而入廁中的入,即進入,不是用廁,上廁所,而有可能做一些其他事。如廁明确指明,而入廁有多種解釋,翻譯的意思廣泛。如廁是文言詞語,如在古語裡,有遵從、依照的意思。如廁即解手,是上廁所的意思。如:動詞,去,到的意思。文言文中,劉邦起如廁,就是劉邦從宴會上起來去廁所。入廁:入:進去,進入, 即進入廁所裡的意思。
如廁造句:
1、如廁後請沖水,不要亂丢雜物。
2、注意個人衛生,如廁後請洗手。
3、六一兒童節到了,吃飯要說飯飯,慚愧要說羞羞,如廁要說噓噓。祝你生活如同童話,永遠保留童心,時刻沉浸童趣。祝你兒童節快樂!
4、小方如廁之後回到教室,捏了捏小明的臉,小明疑惑地問他為什麼上完廁所洗手不擦幹,小方回了一句:什麼?洗手?我沒有啊!小明頓時暈倒。
5、愚人節又到,雞飛狗也跳;朋友瞎胡鬧,同事愛搞笑;如廁細查看,紙巾要帶好;電話有邀約,想想你再到;美女若傳情,小心是圈套;下班早回,别被整到!
6、他們沒有多少如廁和休息的時間,在休息時也得坐在指定的長椅上。
7、2升也就是半個加侖而已,剩下的水應付一般的如廁足矣。
8、從說流利英語到如廁後沖水再到更多微笑,新加坡開展了很多全民教育運動。
9、監督助理護士及護工的工作如喂飯,清洗病人,如廁及約束帶的運用。
10、當我們看清楚,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兩國在牙刷如廁。
11、9個月大前我就不盼着她能完全學會如廁。
12、成都,一座洗澡和如廁速度飛快的城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