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阿裡巴巴是怎樣起來的

阿裡巴巴是怎樣起來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4 09:24:32

阿裡巴巴是怎樣起來的(為什麼又是阿裡巴巴)1

作者:典小韋

來源:正和島

01、這是一場,人類與瘟疫的戰争

如果你隻把疫情看做一場病毒流感式傳染,那就太簡單了。

這是一場人類與瘟疫的戰争。

我們都知道,中國目前基本控制住疫情,而西方一些國家,仍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在這個表象背後,還有另一組數據,體現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不同:

中國每千人所擁有的護士人員是歐盟的1/10,是美國的1/12。

為什麼中國的醫療基礎并不強大,卻仍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場戰争的本質。

實際上,在這場戰争裡,比拼的是科技實力和社會治理能力。因為災難,人類正在加速進入一個科技創新的新時代:

美國的雅培公司,研究出分子即時檢測技術,5分鐘出陽性結果,13分鐘出陰性結果,特朗普還專門在白宮直播開箱了這款設備;

歐美很多企業,開始自己制造呼吸機,最快10天就能造出來;

以色列推出了,隻用掃描皮膚就可檢測症狀的傳感器;

韓國發明病毒檢測電話間,快速且安全;

中國阿裡巴巴的達摩院,研究出三款AI的産品,一個是CT影像分析,一個是全基因組的測序分析,還有一個是疫情預測。CT影像也叫CT看片,能夠深度學習并監測新冠肺炎肺部的變化,準确率高達96%。全基因序列監測讓處理速度提高了50倍,并且準确率高達99%。

阿裡巴巴是怎樣起來的(為什麼又是阿裡巴巴)2

阿裡雲硬核技術全景圖

瘟疫戰争與現實戰争是一樣的,都能夠加速技術進步。一戰加速了電力和飛行器的發展,二戰則開拓了火箭技術和核技術的未來。這是人類的本能。

當我們使用的工具得到飛速發展的時候,一定不是吃飽喝足,而是保護自己,對抗身邊威脅的時候。

這更像一場“軍備競賽”。

02、世界格局深刻改變,中國的“另一種免疫力”

既然是一場科技戰争、一場治理能力大比拼,那最後率先取得勝利的,一定是科技和治理能力最強的國家。

對比中國和西方國家,可以看出:

西方國家最主要的問題是前期不夠重視,再加上“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無法有效治理,隻好采取“群體免疫”的共存模式。但是好在這種流行病毒,一般緻死率都不太高。

很多中國人,一開始不認可這種共存模式,認為西方治理能力不足,甚至直呼“抄中國的作業”,實際上國情不同,這樣簡單類比,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歐美國家既然無法在社會管理層面做出強硬的要求,主要靠逆天的技術來支撐。比如,英國就研發出能夠殺死病毒的面罩。

據說這個面罩用的是“病毒陷阱”的升級技術,“病毒陷阱”是一種能殺死病毒蛋白質塗料,英國的Virustatic公司和曼徹斯特大學,從2011年就開始研發了。

在這個技術基礎上,英國人進行升級,一旦粘到了病毒,就會破壞它的外膜,所以“病毒陷阱”能捕獲96%的病毒。

而且這個面罩還可以水洗,現在已經量産。

知彼知已,才能百戰不殆。再來看一下中國率先遏制病毒,憑借的是什麼?

其實主要是得益于兩點:

一、全能政府的超強治理能力。

這一點無須多言,全國隔離、齊心協力,已被媒體無數次報道。

二、雲上的孿生中國,是另一種免疫力。

這一點,是最被媒體忽略的。

所謂的“雲上的孿生中國”,就是指我們的新基建。我們知道,改革開放40年,前20-30年我們建設了交通、電力、衛生等物理措施,後半段我們建設了信息化基礎設施,把我們的生意、社交、服務、城市管理交付到了雲端,而這些,在疫情期間,構成了中國的另一種免疫力。

1. 城市大腦

這次疫情,浙江表現得最突出。

本來浙江感染人數是排全國第3,但卻是0死亡率,并且2月23号,在全國還在嚴防緊控的時候,杭州市就敢開放西湖景區。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擁有一個叫“城市大腦”的工具。

這是杭州市從2016年就開始搭建的城市系統指揮平台。疫情時候,杭州市政府聯合阿裡雲和支付寶,率先推出健康碼,”,實施“紅黃綠”三色碼來動态管理。市民每天進出小區,,經過門衛或路遇警察,亮出綠碼即可通行。

阿裡巴巴是怎樣起來的(為什麼又是阿裡巴巴)3

除了杭州之外、海口、鄭州等具備城市大腦和雲管理能力的城市,都是全國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城市。

2. 醫院,一種軟力量

中國抗疫戰争裡,有兩個最著名的大專家: 一個叫鐘南山;一個叫李蘭娟。

李蘭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她第一時間就帶團隊去武漢研究病情,在70多天的時間裡,形成了大量的治理能力和判斷能力。

這種寶貴的經驗,如果能夠共享,是可以救人的。

于是,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阿裡雲打造的雲醫生平台,通過釘釘,在線交流,截止目前,全世界已經有400多家醫院和浙一醫院聯通。

大家想想,這背後可能就是幾十萬、上百萬個生命。

此外,在阿裡雲的平台上,還輸出了AI診斷技術,可以在20秒内完成一次CT診斷,并且60秒内完成任意病毒基因對比工作。目前,在這個國際醫生交流平台上,已經有100多個國家的1107名醫生入駐。

阿裡巴巴是怎樣起來的(為什麼又是阿裡巴巴)4

達摩院醫療AI的CT影像分析,可顯示病竈位置和占比變化數值

這是中國為全球抗擊疫情提供的“軟力量”。

3. 學校,不惜代價

之所以說“雲上的孿生中國”,就是因為“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基本都在雲上解決掉了。

學校方面,人人都在家上網課,覺得很輕松,但網課背後的系統,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出來的。其背後主要有兩個最重要的模塊:網絡基建和雲系統。

網絡基建方面,中國根本不需要謙虛,可以說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

前段時間,有個刷屏的新聞:

一個藏族女孩,叫斯朗巴珍。她讀于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家住西藏昌都市波格村。

因為村子四周雪山環繞,地勢較低,網絡信号很不穩定,但是網課卻每天都在進行,她心急如焚,為了上網課,斯朗巴珍每天要爬到雪山頂去找信号。

她每天要花半小時步行上山,用山石當成座椅,用自己的膝蓋當課桌。山頂氣溫中午時也隻有-3℃,她一坐就是4個小時。

雖然冷又辛苦,但她覺得,能和同學們一起聽老師講課,非常幸福。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淚目。

後來,中國移動的昌都分公司趕緊聯系她,連夜組織人員和屋子,從昌都市區到波格村,80公裡的路,因為連日降雪,他們整整走了6個小時才到。

斯朗巴珍家裡,被四周的山擋着,信号很差。要想有信号,隻好在山上新建一個基站。但這要20-30萬,而且後期的維護成本,甚至都不夠電費。

雖然不符合商業邏輯,但大家還是義無反顧地做了決定——必須建設。當時道路不通,工人們徒手将200多斤的設備,用肩膀扛到山上,最後建成了移動4G基站。

斯朗巴珍在家上網課的願望實現了。

所以說,在基礎建設領域,中國政府和國家層面,付出了巨大投入。

但這種付出是值得的,像斯朗巴珍的例子,國家在為每一個人的夢想保駕護航。而且,基礎設施就是這個時代的水和電,有了這些,才能撐得起十幾億人的一個雲上中國的教育系統。

有了物理基建之後,還必須有新基建——雲系統,才能讓網課跑得起來。以浙江大學為例:

浙大是中國本科生最多的大學,全校7萬多人,幾十個系,要想在雲上“新建一個浙大”,非常困難。

更何況,物理系、化學學、電子工程系,每個系都是一個“王國”。

如果沒有基礎工具的依托,這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浙江是阿裡巴巴的大本營,阿裡雲給出的解決策略是,通過“浙大釘”,打通各個院系間的數據堡壘。然後建立一個“學在浙大”平台,把線下200多間教室,變成能夠錄播的地方,然後組建5000多個班級群,讓3000多門課程的老師,能夠在自己家裡和書房裡,給學生上課。

僅僅用了7天時間,7萬多名師生,就得以在家繼續自己的大學教育。

這件事情,如果沒有阿裡雲這樣的平台,很難想象該如何才能實現。

4. 購物,衣食住行

疫情期間,大家在家的網上買菜、網上購物、網上辦公,已經習慣了,無須多言。

可以說,疫情戰争比拼的是科技實力、社會治理能力。中國之所以沒有輸掉,并不是醫療設施比歐美完善,也不是因為科研能力在短期内就有了大幅提高,所有的關鍵都指向一個核心——新基建。

這是中國在此次疫情中,獨有的核心競争力。

大家都知道,疫情導緻了世界政治格局變化,G2大國之間的博弈隻會越來越大,未來逆全球化等思潮,更會讓世界充滿不确定性。

抓住長處,才是取勝的關鍵。可以說,新基建,關系到中美未來競争20年。

03、改革開放40年,被互聯網改造20年

之所以這麼說,并非誇張。

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曆程。

中國之所以能夠緊緊用40年時間,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成為世界經濟第二,成為G20國家中的核心G2,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是被互聯網改變得最為徹底的國家。

改革開放40年,我們享受了2波紅利。第一波是承接西方國家制造産能,中國成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生産了全球60的消費品。第二波就是搭上了互聯網的頭班車。

1946年,世界上誕生第一台電腦。50年後,直到1990年中期,才有了互聯網。而90年代,中國就誕生了新浪、搜狐、網易、阿裡等。這些公司用了短短20年,就深刻改變了中國。

今天,我們出國旅遊,無論你是去歐洲還是東南亞,你會發現他們的地鐵沒信号,商場支付速度不行,整個都比中國落後。

著名财經作家吳曉波在《激蕩2020——疫情特别演講》中提到,中國總共受到互聯網6次大的沖擊:

1. 它改變了人和信息的關系

如果是20多年前,我們怎樣獲得新聞呢?我們看報紙、看電視。

我們怎樣表達對另一個人的感情呢?我們寫信,我們将它寫在紙上,貼上8毛錢的郵票,寫上地址,塞進郵箱裡。然後時間仿佛過得很慢,我們等待那個愛我的人,把信還給我們。

有了互聯網以後,不需要再買報紙了,打開電腦能看到無數新聞。

如果我們喜歡一個女生(男生),可以給她寫Email,後來我們用MSN,再用QQ,在一秒之内就可以告訴她:“我想你了”、“我願意見到你”、“我有什麼事跟你商量”。

所以互聯網的第一個沖擊波是改變了人和信息的關系。

2. 改變了人和商品的關系

2002年有了淘寶,2003年有了支付寶,從此電子商務降臨到這個國家,改變人和商品的關系。

3. 改變了人與服務的關系

到了2008、2009年出現了一個詞叫“O2O”,我們原來要去候車站買票,要去線下訂酒店,去線下訂餐館,現在這一切,都能在線上完成。改變了人和服務的關系。

4. 改變了人和錢的關系

2013年又有了一個詞,叫“互聯網金融”。開始改變人和金錢,人和銀行之間的關系。

5. 改變了人和空間的關系

到2016年底,有人提出了“新零售”,新零售讓人在線上和線下空間的購物和服務,形成閉環。當你走進一家一肯德基,系統掃描後顯示“你來過8次了”,它可以把你識别出來,改變了人和空間的關系。

6. 改變了人和城市之間的關系

過去20年,當信息、購物、服務、金融、空間被改變以後,互聯網就開始改變人與城市之間的關系了。

比如說,現在的智慧城市系統。原來的時候,杭州十分擁堵,是全中國最堵的3個城市之一。但是用了“城市大腦”之後,擁堵率排到了全國第57。這其中是怎麼變化的呢?

阿裡巴巴有個很知名的人物,叫王堅。他是阿裡雲創始總裁,人稱“王博士”,前不久剛當選為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網上十分火。

他曾經有一個觀點就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從南極到北極,而是從紅綠燈到交通攝像頭。”

過去時候,如果你經常出國,就會發現國外過馬路時候,紅路燈那裡有個按鈕,你按一下,紅綠燈就可以轉換,你就可以過馬路。

但這是人工手動的。過去幾年,杭州的“城市大腦”幹的事就是,通過無數攝像頭,把十字路口和紅綠燈聯系起來,通過人工智能來充當“交通警察”,指揮整個城市的運轉。

到了這一步,其實就是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5G技術了。而這些,都要依托雲平台。

04、中美未來20年,競争的關鍵

所以說,互聯網深刻改變了中國,也賦能了中國。

從這次疫情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出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優勢和差異。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雲上的孿生中國”,而這個平台,是未來國際競争的“核武器”。

阿裡巴巴是怎樣起來的(為什麼又是阿裡巴巴)5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2015年的時候,貴陽舉辦第一屆大數據博覽會,當時馬雲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觀點,在當時很多人并未理解,甚至覺得有點“危言聳聽”,今天聽起來,卻十分震撼——

“未來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數據”。

大數據為什麼這麼重要?承載大數據的“雲平台”,為什麼可以說是未來競争的“核武器”呢?

我舉一個例子。

二戰時期,日本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艦,叫大和艦。從名字上就知道,這是代表了當時所謂“大日本帝國榮譽”的艦艇。

它擁有十分厚重堅硬的裝甲,裝備9門460毫米大口徑主炮,以及12門副炮和156門高射炮。由總功率15萬馬力的4台蒸汽輪機驅動,并且配備了最先進的光點和雷達系統。

這個配置,即使拿到今天,也是海軍史上最大一級戰列艦。

當時日本想憑借2艘艦艇,擊沉美國的航母。可最後,不可一世的大和艦,連航母都沒找到,就被航母的艦載機擊沉了。

其實,航母隻是一個平台,本身沒有進攻能力,但是它是一個生态,上面搭載了各種強大的預警機、艦載機,還有核潛艇等武器,讓整個系統組合的力量,強大到無敵、所向披靡。

這就是平台的意義和價值。

同樣,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都有一個基礎設施,叫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它就是一個平台,它無處不在,并且像水、空氣一樣離不開。

就像科技預言帝凱文·凱利說的,“它影響的是人類活動的組織方式,它不是設備,而是一個環境。”

新基建的本身,就是這個環境,搭建出一個生态,就會生長出獅子、大象和羚羊。最後,他們成長為中國競争力的關鍵。

這其中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知識:

比如說,從2015年,鐵路售票上雲,阿裡雲承接了75%的春運高峰網絡查詢、購票任務,讓系統不再擁堵,創造了中國春運的奇迹。

農業領域,阿裡雲的ET農業大腦,能根據農作物情況,實時調整水肥用量。

阿裡雲"飛天"系統奠定了中國雲計算的基礎,企業将業務流放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公共雲服務器上成為主流。目前,超40%的中國500強企業、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和80%的科技類公司彙集在阿裡雲上。

《人民日報》曾發表了一篇《用雲計算敲開數字經濟大門》的社論,文中有一句很關鍵: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将使全球經濟重新洗牌,而雲計算作為數據化和智能化的基礎,是抓住這輪機遇的重要内容。

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阿裡雲将全力投入數字經濟新基建,将阿裡巴巴20年建設的技術能力帶給全社會,幫助政府和企業建設面向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

所以說,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基建,是中國未來國力競争的核心關鍵。

而且,雲計算和傳統行業結合,還可以創造新的遊戲規則,這就是所謂“換道超車”的意義。

未來20年,這一問題,我們應該認真思考。

參考資料:

[1]. 吳曉波:《激蕩2020——疫情特别演講》全文整理

[2]. 智谷趨勢《千萬别小看了,歐美國家的底牌!》

[3]. 人民日報《超硬核!雪山頂找信号的女孩,可以在家上網課了!這台基站專為她而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