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意外發生的時候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而搶救生命也需要争分奪秒。随着人們對急救觀念的提高,不少人都多多少少都了解到一些急救知識。9月14日,是世界急救日來臨,家庭醫生在線特采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龐浩偉,請他來為大家解答一些關于“心肺複蘇術”的疑惑。
龐浩偉醫生指出,心肺複蘇術是一種挽救生命的技術,适用于心搏驟停的患者(各種重症尤其是心髒重症容易引發心搏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顫,簡稱室顫),這類患者心髒跳動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環中斷、呼吸停止和意識喪失。
心肺複蘇術的操作流程是怎麼樣的?心肺複蘇中經常被用到的兩個急救動作就是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其實電擊除顫也是心肺複蘇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随着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的逐漸普及,一些公共場所會配備AED,若在搶救過程中能及時用上,将大大提高搶救的效率。
當我們發現需要急救的患者的時候,進行心肺複蘇,則需要進行下列步驟:
1、确認現場安全,若患者沒有反應,應呼叫旁人幫助,及時撥打120。取得AED及急救設備,或請旁人幫忙獲得。
2、檢查患者是否無呼吸或者僅是喘息,并檢查脈搏,觀察是否能在10秒内,明确感覺到脈搏。
3、若呼吸正常,有脈搏,可繼續監測,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
若沒有正常呼吸,有脈搏,可給予人工呼吸。
①人工呼吸的方法:每5-6秒1次呼吸,或每分鐘10-12次呼吸。如果2分鐘後仍未啟動應急反應系統,則啟動系統(人工呼吸的标準是通氣時有胸廓起伏)。
②繼續人工呼吸:約每兩分鐘檢查一次脈搏。如果沒有脈搏,開始心肺複蘇(胸外按壓的标準是位置在乳頭連線的中點,深度達到5-6厘米,頻率達到100-120次/分鐘)。
③如果可能有阿片類藥物過量的情況,若能獲得納洛酮,則按照治療方案給予納洛酮。
若沒有呼吸或僅是喘息,無脈搏,應進行心肺複蘇。
心肺複蘇步驟:開始30次按壓和兩次人工呼吸的複蘇周期,如有可能應該盡早使用AED。
4、AED到達後,應該檢查心律,是否可電擊心律。若是,進行1次電擊,立即繼續心肺複蘇,持續約兩分鐘,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續直至高級生命支持團隊接管或者患者開始活動;若否,不可電擊,立即繼續心肺複蘇,持續約兩分鐘,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續直至高級生命支持團隊接管或者患者開始活動。
談完心肺複蘇術的具體流程,龐浩偉醫生也提出了在心肺複蘇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心肺複蘇術的關鍵在于及時識别并實施高質量的心肺複蘇術,胸外按壓要标準有效,不能輕易中斷。
2、胸外按壓應注意力度,避免發生肋骨骨折、胸骨骨折,還有心肺損傷、腹腔髒器損傷等心肺複蘇并發症。
3、心肺複蘇成功後,施救者還需要觀察患者的一些指标,比如患者的脈搏、呼吸、意識狀态等等,而專業人員還要監測患者的血壓、血氧、心電活動、電解質、酸堿、血乳酸等指标,并追尋患者心搏驟停的原因。
心肺複蘇術,說易不易,說難也不難。之前很多群衆也擔心急救的方法太複雜,自己學不來,因此也沒有經過具體的學習。但是發生意外的時候,沒有辦法,要麼做不來,要麼做不到位。
龐浩偉醫生表示,經過簡單的學習,普通群衆也可以掌握并實施心肺複蘇術。心肺複蘇術的成功率低,正是因為缺乏第一目擊者對心搏驟停患者的及時救治。普及心肺複蘇術的知識和加強技能培訓,是國家衛生事業的重要任務。而要掌握正确的心肺複蘇術,學會AED的使用,最好是參加規範的心肺複蘇術學習班(醫療機構、社區或各種公益組織開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掌握正确的心肺複蘇技術,也可以利用網絡和視頻等形式開展自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