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井子灣鄉結合鄉村實際,引導群衆發展沙地葡萄産業,幫助群衆脫貧緻富。
剛剛立秋,羊井子灣鄉處處都是豐收景象。部分早熟的葡萄挂滿了葡萄架,顆粒飽滿、晶瑩剔透。葡萄陸續成熟,銷售訂單源源不斷,這可忙壞了大泉灣村村民康如功。他每天都要早早地來葡萄地裡摘果裝箱,将新鮮的葡萄第一時間發給訂購客商。他告訴記者,這幾年,在縣鄉兩級的扶持幫助下,葡萄産業已成為他家的支柱産業,良好的經濟收入也使他摘去了貧困戶的帽子。
羊井子灣鄉大泉灣村村民 康如功:“我四畝地的葡萄有裡紮馬特、富雷、紅提三個品種,每畝收入就在四五千塊錢左右,全部下來四畝地就收入兩萬塊錢。”
近年來,憑借豐富的光熱資源,羊井子灣鄉栽植葡萄面積累積達到866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5%,沙地葡萄産業也成為我縣葡萄種植的一張名片。這幾天,上海交通大學社會實踐團隊的師生慕名前來,和本地網絡主播一起用當下熱門的網絡直播帶貨的方式,幫助種植戶們打開銷路。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師 張燕紅:“通過下地看葡萄以及品嘗葡萄,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以及他們自己的一個自媒體平台,幫當地的葡萄進行網絡推銷和宣傳,能夠幫助當地的農戶增産緻富。”
與此同時,在政策的驅動下,鄉上成立起大洋葡萄專業合作社,實行訂單農業,年可收購紅提葡萄6000噸,銷售量5000噸,加工烘幹葡萄1000噸,銷售額達到2600萬元,不斷拓寬銷售渠道;積極探索“農業 旅遊”模式,激發了鄉村旅遊活力,把葡萄産業打造成農民的“緻富田”。
羊井子灣鄉黨委書記 李靜:“預計今年的葡萄産量在6000餘噸,能夠實現經濟收入2400萬元左右,戶均通過葡萄産業可以達到1.88萬元左右的收入。”
記者/圖片:安濤、鄭華
監制:王 娟 總編:李炳辰
編輯:曹紅祖 校對:甘 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