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出自《天工開物》,主要介紹了該書的由來。作者宋應星重視實用之學,這就導緻他參加科舉考試,連續好幾次皆敗北。
在《序言》一文裡,宋應星對當時重人文輕自然、重空談輕實學的社會現象進行了猛烈地批判。還在文中明确寫道:「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同時,他還解釋說「天工開物」的含義就是,模仿天工進而開創萬物。
本文選取《序言》經典名言10句,附上譯文和點評,以飨讀者。
天覆地載,物數号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
天地之間,物種成千上萬,事情也因此錯綜複雜。
而且還通過各種方法變化萬事萬物,完備不遺留。
點評:天地生養萬物、包容萬物,又以各種方式成就、變化萬事萬物,毫不遺留。
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
事物既然成千成萬,
但要靠别人親口講,
或者是親眼去認識,
能認識的有多少呢?
點評:作者認為,事物種類繁多,成千上萬。如果僅靠别人講、自己親眼去辨識,是認識不完的。
萬事萬物之中,其無益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
萬事萬物之中,對人類有益的,
與對人類無益的,都各占一半。
點評:這就是所謂的二分法吧。
世有聰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棗梨之花未賞,而臆度楚萍;釜鬵之範鮮經,而侈談莒鼎。
世上所謂聰明博學的人,
雖然受到了人們的推崇,
但連棗花梨花都分不清,
還去猜測什麼才是楚萍;
連鑄鍋的模子都很少接觸,
卻還去侈談什麼才是莒鼎。
點評:「稠人」即衆人之意。「臆度楚萍」是一則典故。楚昭王渡江,碰到一物,大如鬥。昭王不知是何物,遂派人請教孔子。孔子說:這個叫做萍實,可以食用,隻有那些能夠稱雄稱霸的人才能得到啊!
「釜鬵」分别指小鍋、大鍋。「範」指燒制用的模具。「莒鼎」即莒國人制作的鼎器。
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衡遊薊北,為方萬裡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
非常幸運能生活在這繁榮盛世,
雲南車馬能夠到達東北的遼陽,
五嶺以南的官商可以遊曆河北。
在這方圓萬裡的大明國土之上,
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夠看到聽到?
點評:作者生活的時代,社會經濟發展較快,各地經商活動頻繁。所以,想要知道什麼事情,要比以前方便得多。
年來著書一種,名曰《天工開物》。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
近年來,我編寫了一部書,叫《天工開物》。
我很窮,想買點奇器科技來考證卻沒有錢;
想請同行來商讨、鑒别,又沒有地方招待。
點評:「洛下之資」是一則典故。三國時期曹魏官員蔣濟,在《魏略》裡說道:「洛中市買,一錢不足則不行。」也就是說,洛陽市場上的東西很貴,少一分錢都買不成。
随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豈有當哉?
憑記憶把粗淺的見聞寫下,
這難免就會有不當的地方。
點評:「方寸」代指人心。此為作者自謙之辭。
卷分前後,乃貴五谷而賤金玉之義。
各卷的前後順序,是根據先五谷而後金玉的意思來安排的。
點評:西漢官員晁錯在《論貴粟疏》寫道:「……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弗得而饑寒至。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所以,作者在安排各卷順序時,将五谷排在前面,而将金玉排在後面。
丐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請儒家的文人把它扔到一邊去吧!
這部書與功名進取沒有一點關系。
點評:「丐」是請求的意思。「大業」代指儒家經典。作者明确指出,這部書是實用之學,不能以此來求取功名。
時崇祯丁醜孟夏月,奉新宋應星書于家食之問堂。
時間是明朝崇祯丁醜年夏天,
奉新縣宋應星寫于書房問堂。
點評:「夏月」即夏天。「家食」即在家自食其力的意思。「問堂」是宋應星的書房名。
崇祯丁醜年,即公元1637年。《天工開物》一書即将付梓出版,作者在書房為其撰寫序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