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木蘭(412-502)是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時值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當時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裡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
2、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隐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3、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将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4、《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着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5、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6、花木蘭最早出現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于南朝陳的《古今樂錄》。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長300餘字,後經隋唐文人潤色。
7、明代文學家徐渭将《木蘭詩》改編為《雌木蘭替父從軍》,劇中自稱“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親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
8、自此,木蘭的父親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蓮,弟弟叫花雄,母親是花袁氏。清代《曲海總目提要·雌木蘭》也說:“木蘭事雖詳載古樂府。按明有韓貞女事,與木蘭相類,渭蓋因此而作也。木蘭不知名,記内所稱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