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國粹,豫劇是地方戲曲,為何唱豫劇的人比唱京劇的人多
京劇受衆太小。豫劇一般正宗河南話,哪裡人都聽得懂。看國家一級演員就知道,豫劇大師占了好多個。我們家在村兒裡,每年過了年,以我們村兒方圓十裡範圍内,這裡唱了那裡唱,過了年忙完了就是各種逛廟會聽戲。一般少的唱七天,多的半個月甚至更多。請問首都比得了嗎?豫劇不掏錢估計都聽不到了吧?
豫劇也有難過的時候,劇團解散,演員各想門路,很多轉換幹生意,兼職唱戲。後來,梨園春舉起了豫劇大旗,周日晚上是全國很多老年人電視專場,後來 地攤戲興起,給豫劇培育了人才與市場。在後來,政府購買戲子的服務,屬于添柴加。現在嗎,流量直播搞得有聲有色,豫劇三團的沙團長也搞直播。豫劇與時俱進,還是那些人,那些戲,變變法,又養活了豫劇一代人。豫劇始終有旺盛的生命力,支持豫劇!
用普通話的念白在京劇中是有的,叫京白。幽默大多來自醜角,醜角的文化是與時俱進的,所以經常可以看見醜角說的話非常現代,同樣也是不看京劇的人的快樂的主要來源。京劇不被喜歡的本質從來不是觀衆要求嚴格,而是觀衆太寬容:因為被捧為國粹,所以很多粉絲對演員的車禍假裝不見,對爛透的新編戲也敢付票錢。你說梅祖那時候新編戲出彩,本質是因為那時候的演員(早年)要是不認真編排,是要吃不起飯的…現在反正粉絲不論怎樣都會看,實在不行還有國家發的工資,哪個會閑着沒事下死功夫啊。(這個道理也适用于德雲社的九霄兩字的所有演員和雲鶴兩字的部分演員)。對了,天津的觀衆出了名的難伺候,但也恰恰是在天津,各種曲藝遍地開花。
創新是杯子裡溢出的水,現在很多人杯子裡都不滿,功夫不到家提什麼創新,時代不一樣了京劇沒落是事實。新編戲沒有以前創作環境和老藝術家的功底,所以對比傳統戲沒那麼好看,畢竟好多劇目也是經過時間考驗傳承下來的,樣闆戲是曆史時期特有産物,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傳統戲。京劇不能成為當下一種普及性強的娛樂形式的原因,出在這種娛樂形式與當今時代娛樂需求的格格不入,這種格格不入是本質性的。而相聲、梆子等各種曲藝的問題也在于此:任何一種娛樂形式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會消亡;隻是我們處在某幾種娛樂形式的消亡期,會覺得不舍和用各種方法挽救,但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唯有用更先進的娛樂形式來代替。
如果按照相聲的标準定義京劇是否受年輕人喜歡,那我可以很明确地說,從2017年以來,京劇的活力是明顯高于相聲的:不論是從流派的多樣性還是從觀衆的多樣性;以及行業整體收入和青年演員的培養;再加之觀衆對于創作的寬容度以及相關元素的普及性來說。像郭麒麟說的:相聲是虛假繁榮。因為去德雲社相聲劇場的,是去看人的,不是去聽相聲的。(2020年郭于兩位老爺子在改,但從粉絲反饋來說,效果不是很好)。
這就是我說“體制不一定是限制京劇發展的因素,甚至是給它保了個底(算不上推動)”的原因:京劇因為有體制保底,不會限制各個流派演員的發展,觀衆更傾向于“因戲喜人”而非“因人喜戲”,許多青年演員為謀求編制也會認真學習。(體制帶來的限制被說爛了我就不贅述了)而體制限制京劇發展這個說法本身是郭老師為創建“麒麟劇社”而選擇的營銷詞,反倒因為京劇的不普及變成了金科玉律,這樣有失偏頗。
京劇院團國家管飯,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好處就是,無論如何都有一碗飯,壞處就是,帶着鐐铐跳舞,很多東西不讓你演,京劇的筱派消亡,一個原因就是有人覺得那些戲不好。探陰山以前都被禁過。民營的就好一些,可以更加自由地發揮。另外國營院團是有zz任務的,現在每年要演新戲,即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任務。當然,京劇式微,原因太多了,既有演員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另外觀衆更難培養也是一個原因。對于現代中國年輕人來說,認為傳統戲曲是“老年藝術”的原因不在他們本身,而在于教育的潛移默化。 其實傳統文化的荒漠主要是60-80這一代,那個時候對待傳統的态度你懂的。 現在其實看戲的年輕人(主要指90 00後)大有人在,雖然總體還不壯大,但是勢頭很好。因為現在我們認識到傳統的重要性,所以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提及(哪怕是死記硬背,比如某些地方的音樂考試)。至于衰落乃至滅亡,已經不可能了,至少不會發生在這一代人身上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