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一句話:早知道會這樣,我一定不會這樣做。
但遺憾的是,人生有太多事無法重來,有太多路無法回頭。
與其對已經發生的追悔莫及,不如從當下開始,學習他人的人生經驗,填補自己的人生空白。
人生沒有後悔藥,以下列舉的8條人生經驗,越早知道越好。
什麼是複利效應?
解釋說,複利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式。
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俗稱“利滾利”。
它不光适用于理财中,也同樣适用在生活中。
簡而言之,就是持續不斷地投資自己,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可獲利的領域裡。
比如學英文,通過英文接觸更多前沿知識。
再比如健身并長期堅持,從而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
又或者利用整段時間讀書,學習邏輯學,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長此以往堅持投資自己,你會發現自己不光财富在增長,個人的氣質和能力也在提升。
這就是複利帶來的好處。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上學時班裡成績好的同學,大都有一個錯題本,他們會記錄自己失誤的要點,并定期回顧所涉及到的知識。
放在人生長河裡也是一樣。
經常複盤總結,回顧自己完成了哪些計劃,有什麼優點可以保持?
哪些計劃尚未完成,有什麼弊端需要改進?
自己在哪些方面還能有所提高?
正如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說的那樣:
複盤很重要。
想想做成一件事有哪些是偶然因素,别以為是自己的本事。
尤其是失敗後,要血淋淋地解剖自己,不留任何情面地總結自己的不足。
這樣,你的能力自然會不斷提高。
學會了有規律地複盤,你的人生也将獲益不少。
你應該也發現了,很多成功人士喜歡大談努力的重要性。
好像隻要吃夠了苦,受夠了累,人生就一定能獲取某種成就。
但今天我想告訴你: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為什麼?
因為選擇決定了你的方向,隻有方向對了,你的努力才有意義。
一旦方向錯了,再多的努力隻會徒勞無獲,單純感動自己而已。
人這一生,跟對人,做對事,找準方向,才有可能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鈍感力是什麼?
渡邊淳一解釋說:鈍感力是面對困難的一種耐力,即從容面對挫折和傷痛的能力。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當挫折打擊來襲時,你沒有那麼脆弱和敏感,而是先嘗試着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人生這條路很漫長,你一定會遇到喋喋不休議論你的人,也一定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
這時候,不要着急去抱怨、憤怒,也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嘗試着用“遲鈍”的心态去看待,以淡然的态度平靜面對,才能開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有個詞叫天道輪回。
意思是說,你施加給别人的,很有可能回到你自己身上。
我見過很多人,談戀愛分手了,就将對方貶損地一無是處;工作不合适離職了,就将領導同事大罵一番。
還有的人,處處占便宜,耍小聰明,隻管朝前走,一點也不懂得給自己留後路。
等到真正需要幫忙的時候,才發現一回頭,身後空無一人。
那些你貶損的人,你做絕的事,也在無形中為你的人生之路設置障礙。
所以說,聰明的人都懂得:話不必說太盡,事不必做太過。
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前兩天看到一個調查結論,說六成大學生認為自己畢業10年内會年入百萬。
很多過來人看到後,都感歎當代年輕人口氣真大。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隻要你去細究任何一位成功者的人生曆程。
大抵都會發現一個普遍結論:第一桶金最難賺。
我見過很多創業者,前期要碰壁無數次,失敗三四次,才能真正成功。
也見過不少職業上小有所成的人,大都經曆了長期的蟄伏,才有了後期的成就。
一想就知道,年輕時,你的學識、能力都尚不足以支撐你去獲取太多的回報。
相反的,這時的你需要做的,是不斷學習和積累,去跋涉,去碰壁,去嘗試多種可能性,拓寬自己多維能力。
隻有當你的能力積累到一定程度,你才有了觸碰到更多财富的可能。
當然,有時也需要一些好運氣。
有句話很經典:成熟的稻米總是低垂着頭,空空的稻殼才總是仰頭向天。
做人也是如此。
有鋒芒本是好事,但如果過分炫耀,鋒芒太顯,勢必遭到周圍人的敵意。
有時候放下姿态,低調做人,未嘗不是一種智慧。
得意時别太忘形,成功時别太狂妄。
做人,要有韬光養晦的能力。
我見過很多人,健身兩三天,抱怨體能怎麼沒提升,工作兩三個月,埋怨為什麼工資不上漲。
他們做事不想長遠的規劃,隻求短期的回報,久而久之,也就和身邊人拉開了距離。
聽過一句話:真正的高手,都是長期主義。
他們不急于求一時的回報,而是穩紮穩打,去獲取更長遠的回饋。
因為這樣的回報,更長久。
所以,當你決定去做某件事,沉心靜氣,踏踏實實去做一段時間。
浮躁的人多了,當你埋頭耕耘時,自會收獲回報。
别忘了,再難的山,靠着一步一個腳印終會抵達,再險的路,靠着不服輸的信念終會走完。
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與君共勉。
作者 | 周美好,山河錯落有緻,人間煙火如常。
圖片 | 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