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為四季之末、一年之尾,此時,天寒地凍,白雪皚皚。
古典詩詞中,冬季的别稱甚多,詩人往往根據要表達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選用不同的别稱,你知道這些獨特的雅稱嗎?
三冬:
古人以農曆十月為孟冬,十一月為仲冬,十二月為季冬,并将三個月份合稱“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如唐代詩人杜甫《遣興五首之二》詩中即有:
蟄龍三冬卧,老鶴萬裡心。
九冬:
冬季三個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稱“九冬”。
如南朝沈約《夕行聞夜鶴》詩中有句雲:
九冬負霜雪,六翮飛不任。
嚴冬:
“嚴”有“程度深”之義,故“嚴冬”也就成了極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稱。
如唐代僧貫休《塞下曲》中:
嚴冬大河枯,嫖姚去深擊。
清冬:
冬季萬物蕭條,天地間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稱。
如唐代詩人皇甫冉《冬夜集賦得寒漏》一詩中:
清冬洛陽客,寒漏建章台。
玄冬:
“玄”為黑色,古代以四方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稱“玄冬”。
如東晉張望《貧士詩》詩中:
炎夏無完,玄冬無暖褐。
窮冬:
“窮”,盡也。冬季為一年之中最後一個季節,故有“窮冬”之别稱。
如唐代黃滔《送友人遊邊》詩中:
關河初落日,霜雪下窮冬。
窮陰:
古代以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季節了,故稱。
如白居易在《歲晚旅望》詩中就有:
向晚蒼蒼南北望,窮陰旅思兩無邊。
北陸:
《隋書·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載:“日循黃道東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東陸謂之春……行北陸謂之冬。”
北陸本指太陽冬季所在的方位,後來被人們用來代稱冬天。如西晉張載《七哀詩二首》其二中:
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沉。
玄英:
《爾雅·釋天》雲:“冬為玄英。”後人因用之代稱冬天。
如唐代魏征《道觀内柏樹賦》:
涉青陽不增其華,曆玄英不減其翠。
玄序:
玄,冬之色,序,季節。用“玄序”稱冬季者。
如唐許敬宗《奉和守歲制》詩:
玉佩移玄序,金奏賞彤闱。
嚴節:
如梁任石《贈徐征君》詩中:
何以表相思,貞松擅嚴節。
歲馀:
古人讀書有所謂“三馀”之說。三馀者:冬者歲之馀,夜者日之馀,陰雨者時之馀。而“歲之馀”的冬天讀書效果最好。
如《漢書·東方朔傳》載:東方朔上書武帝自述:
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
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