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經的祭祖詩

詩經的祭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9 04:36:11

詩經的祭祖詩(詩經蓼莪祭祀已逝父母句句催人淚下兩千多年前的十堰清明古詩)1

詩經的祭祖詩(詩經蓼莪祭祀已逝父母句句催人淚下兩千多年前的十堰清明古詩)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當人們念起唐朝詩人杜牧詩句,寄托清明哀思時,你可否知道,在《詩經》之鄉、詩祖故裡房縣,2800年前,西周太師尹吉甫撰寫的《詩經·蓼(lù)莪(é)》以其珠落玉盤的文風、催人淚下、椎心泣血的感染力,成為中華民族最早的祭祀已逝父母的奠章。 ■記者 方元

最早祭祀已逝父母古詩出自房縣

4月2日,記者采訪了十堰市民俗學會長、十堰市詩經尹吉甫暨生态文化研究咨詢中心主任袁正洪,他自1975年開始研究十堰民俗民間文化,于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搜集挖掘整理《詩經》尹吉甫文化。

他先後多次到家鄉房縣挖整《詩經》尹吉甫文化,專程到山西平遙、四川泸州、河北滄州南皮縣等實地考察,查閱了有關史志和相關史籍,編著了40多萬字的《中華詩祖尹吉甫研究》一書。

尹吉甫是中國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著名詩人。《詩經》中高度稱贊“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吉甫作誦,穆如清風”。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時期《詩》的總編纂者。《詩經》中已考知有《崧高》、《烝民》、《六月》、《蓼莪》、《韓奕》、《江漢》、《都人士》等篇是尹吉甫所作。“《詩經·小雅·蓼莪》催人淚下,是祭祀已逝父母的奠章。也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祭祀已逝父母的奠章。”袁正洪如是說。

原詩及譯文如下:

《詩經·小雅·蓼莪 》

蓼蓼(lù)者莪(é),(莪菜長得大又好)匪莪伊蒿(hāo)。(那不是莪而是蒿)哀哀父母,(我真哀傷老父母)生我劬(qú)勞。(生我勤苦把心操)蓼蓼者莪,(莪菜長得大又肥)匪莪伊(yī)蔚。(那不是莪而是蔚)哀哀父母,(我真哀傷老父母)生我勞瘁。(生我真是太勞瘁)瓶之罄矣,(盛酒小瓶已空掉)維罍(léi)之恥。(大罍應該羞恥了)鮮民之生,(寡崽與其來活着)不如死之久矣。(不如早早死去好)無父何怙(hù),(沒有父親何所依)無母何恃(shì)。(沒有母親何所靠)出則銜恤(xù),(走出門時含悲酸)入則靡至。(進門好像家沒到)父兮生我,(父親啊!養活我)母兮鞠我。(母親啊!生了我)拊(fǔ)我畜(xù)我,(撫愛我來扶持我)長我育我。(喂大我來教育我)顧我複我,(看顧我來提攜我)出入腹我。(出出進進懷抱我)欲報之德,(要想報答這恩德)昊天罔極。(恩大如天怎報啊)南山烈烈,(南山路險難登攀)飄風發發。(飄風吹得急又寒)民莫不榖(gǔ),(他人都能養父母)我獨何害。(為何我獨來遭難)南山律律,(南山道險難登攀)飄風弗弗。(飄風呼呼吹得寒)民莫不榖,(他人都能養父母)我獨不卒。(為何我就終養難)

句句催人淚下 成為傳世奠章

對這篇古詩,袁正洪做了深入淺出的解釋:《詩經·蓼莪》全詩六章,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共分三層意思:首兩章是第一層,寫父母生我養我辛苦勞累,頭兩句以此引出。

詩人見蒿與蔚,卻錯當莪,于是心有所動,遂以為此。莪香美可以食用,且環根而生,故又名抱娘蒿,比喻人成材且孝順;而蒿與蔚,皆散生,蒿粗惡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結子,故稱牡蒿,蒿、蔚比喻不成材而且還不能盡孝。詩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責不成材又不能終養盡孝。

後兩句承此思言及父母養大自己不易,費心勞力,吃盡苦頭。中間兩章是第二層,寫兒子失去雙親的痛苦和父母對兒子的深愛。

第三章頭兩句以瓶喻父母,以罍(léi)喻子。因瓶從罍中汲水,瓶空是罍無儲水可

汲,所以為恥,用以比喻子無以贍養

父母,沒有盡到應有的孝心而感到羞恥。

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

述父母對“我”的養

育撫愛,這是把首

兩章說的“劬勞”“勞瘁”的具體化。詩人一連用了生、鞠、拊、畜、長、育、顧、複、出、腹九個動詞和九個“我”字,語拙情切,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厭其煩,聲促調急,确如哭訴一般,就如現在京劇的唱詞“聲聲淚,字字血”。清代名家姚際恒曾點評:“勾人眼淚全在此無數‘我’字。”

後兩章第三層正承此而來,抒寫遭遇不幸。頭兩句詩人以眼見的南山艱危難越,耳聞的飙風呼嘯撲來起興,創造了困厄危艱、肅殺悲涼的氣氛,象征着自己遭遇父母雙亡的巨痛與凄涼,也是詩人悲怆傷痛心情的外化。

尹吉甫著《蓼莪》背後的故事

袁正洪研究認為,西周太師尹吉甫,兮伯吉父仕西周,征戰于山西平遙,傳說于四川泸州、河北滄州南皮縣,故裡為湖北房縣,食邑房,卒葬于房縣。房縣有許多尹吉甫的文物遺迹和民間故事。

房縣80多歲的老人尹維鵬和67歲的陳伯鈞老人曾向袁正洪講述這些故事。

相傳尹吉甫受封房陵,興修水利,開墾農田,居住在這方土地上的農戶,基本上衣食無憂,年年足數交貢賦。尹氏家耕地田肥地沃,又有充足的奴隸為其耕種,年年收獲甚豐,家中糧食成倉滿囤,陳糧壓新糧,吃不清用不盡。

宣王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連續大旱,河水枯,樹林焦,田地龜裂。先是收入甚少,後是顆粒無收,老百姓的存糧早已吃光,能吃的樹皮快剝光,草根也将挖完,觀音土也成了饑民的食物,饑民遍野,餓殍滿道,慘不忍睹。

全國大旱,天子的赈災糧杯水車薪,無濟于事。尹吉甫知道自己家裡存糧不少,于是傳令家人舍粥救災民。在他家的住宅外設東南西北四個粥場,每天煮幾十大鍋粥供饑民吃,百姓吸粥聲不下十裡。在重大的災情面前,人人都想求生,有些人散漫無法無紀,公卿百官也無法控制,連吃帶搶,不多日,糧盡倉空。

這時,尹氏家裡人也同大家一樣餓起飯來,尹吉甫父母年歲已高,平時吃慣了美味佳肴,這吃糠咽野菜、草根、樹皮的生活,自然受不了,不幸也在這大旱年中餓死。尹吉甫得知父母餓死的消息,悲痛不已,由于國事繁忙離不開,後來尹吉甫從京城回家悼念父母,作《蓼莪》寄托哀思。

因《蓼莪》東晉建蓼莪禅寺

子女贍養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實際也應該是人類社會的道德義務,《詩經·蓼莪》一詩則是以充沛情感表現這一美德最早的文學作品。尹吉甫故裡房縣一直傳頌尹吉甫父母舍粥救災民和尹吉甫寫《蓼莪》祭祀已故父母的故事。除此外,《晉書·孝友傳》載,王裒因痛父無罪處死,隐居教授,“及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複流涕,門人受業者并廢《蓼莪》之篇”;又《齊書·高逸傳》載,顧歡在天台山授徒,因“早孤,每讀《詩》至‘哀哀父母’,辄執書恸泣,學者由是廢《蓼莪》”,類似記載尚有,不勝枚舉。

為紀念我國曆史上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之一王裒泣父,東晉時,後人修建蓼莪禅寺,又名蓼莪庵,乃江南一座有名的古刹,亦為我國唯一一座孝子寺。該寺坐落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潘家鎮南8公裡城灣百渎村。

《小雅·蓼莪》對後世影響極大,不僅在詩文賦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書中也屢屢言及。《詩經》這部典籍對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形成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房縣打待屍時吟誦《蓼莪》

《詩經·蓼莪》告訴我們作為兒女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房縣民間至今還有父母等長輩去世後,打待屍時請“詩經童子”詠誦《詩經·小雅·蓼莪》,悼念父母的習俗。

經袁正洪考證,房縣門古寺鎮一些鄉鎮至今有用《詩經·蓼莪》作祭文的習俗。門古寺鎮門古村一組80多歲的退休教師王天朋說,他至今記得,在自己小時候,家裡的長輩過世,晚輩們就會請兩名詩經童子念“蓼莪”一文作為祭文,念唱:“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長我育我,拊我畜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以表示對父母生育自己、不辭千辛萬苦養育之恩的懷念、哀悼之意。詩經童子音調哀傷,表情沉痛,讓來憑吊的人莫不感到悲傷、流淚。

十堰市民俗學會顧問、鄖陽報老報人、今年81歲的胡繼南先生說,這首詩就是要告訴人們作為兒女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還在的時候,應當盡心盡力地贍養報恩,莫等“子欲養而親不待”才知道後悔。數千年前的古人,竟然能夠創作出《詩經·蓼莪》這般偉大而不凡的詩作,真的讓今天的人們歎為觀止,每每讀來總令人潸然淚下,《詩經·蓼莪》是祭祀已逝父母,催人淚下的奠章。(十堰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