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冬菜端上市民餐桌
基地裡的蔬菜新鮮上市 長沙海吉星供應充足、品質好
采收工人對收割的蔬菜進行稱重。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晴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12月10日,冬日暖陽灑向大地。記者來到長沙縣路口鎮的馳祥蔬菜基地。隻見這裡渠田相連、平疇如織、田野碧綠,一幅幅冬日田園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菜心長勢喜人日産量約1500公斤
馳祥蔬菜基地70畝菜心長勢喜人,多位采收工人穿梭在一片片翠綠間,忙着采摘、修剪、裝筐、搬運,這裡呈現出一片豐收的喜人景象。
“這是今年新種的菜心。為了保證品相和口感,隻采摘長12厘米左右、直徑2厘米左右的菜心。”采收工人王樂容一邊介紹一邊彎腰收菜,她借助一把不起眼的小刀片,右手輕輕一劃,一根菜心采摘在手裡,立刻碼放在左手臂上。田間采摘者人人“業務熟練”,大小相當的菜心被整齊地排成一排擺放入泡沫箱中。
采摘現場,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浮在臉上,蕩漾在笑聲裡。王樂容的丈夫李詩偉是基地新請的技術員,負責菜心的種植、管護、采摘等,每月夫妻倆掙個一萬五六千元有把握。王樂容臉上露出愉快的笑容。
“目前正趕上菜心大規模上市,我們每天都會組織工人下地進行采收。每天産量在1000~1500公斤,都銷往長沙海吉星市場。”基地負責人羅月明介紹,菜心批發價5~6元/公斤,比較滿意。
大棚保溫春節上市賣個好價錢
馳祥蔬菜基地的紅菜薹、白蘿蔔、茼蒿也處于采摘旺季,每天采摘近2500公斤新鮮蔬菜,除了海吉星,還供應城區的不少連鎖超市。另外一邊,一個個蔬菜大棚裡,高山娃娃菜、青辣椒、胡蘿蔔、莴筍、紅薯尖等正在舒服地生長。“如果沒有冰凍極端天氣,可以趕在春節前上市,賣個好價錢。紅薯尖春節能賣到9元一斤呢。”羅月明笑着說。
“前期寒潮來襲,我們會加蓋二膜或無紡布來保溫。”羅月明說,晚上工人會把容易受凍的蔬菜用無紡布、二膜蓋上。白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需要把膜布打開,讓蔬菜通通風、接受陽光的光照,這樣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在田壟上,羅月明告訴記者,基地有318畝土地種植蔬菜,以紅薯尖和藤蕹為主,蔬菜年産量在80噸到100噸。往年冬季,100畝大棚都是紅薯尖育苗,為了保障土地利用率,今年冬天換上菜心、紅菜薹、茼蒿、矮腳白等短、平、快的經濟作物。通過土地輪番播種的方式,不僅保障了冬季蔬菜的正常供給,也為周邊村民增加了就近務工的機會。
“長沙人喜歡吃本地蔬菜,口味更鮮嫩清甜。”像紅菜薹和大白菜的口感、生長速度都與冬季天氣相關,晝夜溫差越大,蔬菜會貯存大量糖類,經過打霜口感會更好。
長沙市民“菜籃子”穩穩的
鑒于前期低溫極端氣候對本地蔬菜儲存的影響,農業、商務部門為144家本地蔬菜生産基地與全市重點保供企業,積極搭建供貨采購對接平台,優先調運本地蔬菜。
紅菜薹、小白菜、上海青、菜心等本地葉菜火熱上市。記者從長沙海吉星獲悉,12月1日至7日,海吉星本地菜來貨量為4481噸,進一步豐富了市場蔬菜種類,充實了市場供應,穩定了蔬菜價格。雖然前期的寒潮天氣對蔬菜生長有一定影響,但随着天氣轉好,産量将逐漸增加。
本地菜長勢喜人,大量蔬菜也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運來,長沙市民“菜籃子”穩穩的。長沙海吉星是湖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全省80%、長沙市90%以上的蔬菜批發來自這裡。目前園區蔬菜日交易量約1.3萬噸,220餘種蔬菜品類不斷檔、不斷貨。“當前蔬菜供應充足、品質好、價格穩,能保障市民吃得放心。”長沙海吉星有關負責人介紹。
來源 長沙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