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類的走路方式效率最高嗎

人類的走路方式效率最高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7 06:16:30

人類的走路方式效率最高嗎?□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淩燕 通訊員 李晗,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人類的走路方式效率最高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類的走路方式效率最高嗎(研究稱走得快的人能多活10-20年)1

人類的走路方式效率最高嗎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淩燕 通訊員 李晗

你走路的速度快嗎?

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更長。據科學家們說,走得快的人能多活10-20年。近來這個研究結果引來不小關注,更令不少網友感歎:連走路速度都要卷起來了嗎?一些平時走路不快的人更開始發問:現在改還來得及嗎?

兩份報告指出: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至少多活16年

5月初,“走路快的人活得更長”的說法在網上引發不小關注。極目新聞記者發現,這一消息基于兩份研究報告的綜合。

一份報告是曾刊發在美國《梅奧診所學報》上的一項針對47.5萬人的步行速度和體重指數進行了長達7年的監測和研究,結果顯示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比走路慢的至少多14年,走路快的男性比走得慢的能長壽20年左右。由此研究者們推論:走路更快的人,大約能多活15-20年。

另一項則是發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研究從生物年齡的标志——白細胞端粒長度角度(LTL)提出,步速與長壽之間存在着因果關系,即走得越快端粒越長,人的壽命也可能更長。該項研究将超過40萬名參與者分為慢速組、穩定/平均速度組和快速組,結果發現與慢速者相比,另外兩組的LTL更長。分析結果還表明,步行速度和LTL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走得越快端粒越長,但反過來端粒越長的并不一定走得更快。

結合既往研究證實的年齡增長1歲,則LTL縮短長度約為0.02439,即相當于兩組之間存在16年的年齡差。

這一信息很快引來人們的關注。“竟然能差16年這麼多!”不少網友表示,從明天起要“加速走起來”。更有人感歎,沒想到走路速度與壽命相關度這麼高,“看來連走路速度都要卷起來了。”

本地專家表示:研究結果看似很玄幻,但道理很樸素

走路快的人,真的能讓自己更長壽嗎?這研究結果靠譜嗎?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康複科主任廖維靖認為,這個研究的結論看上去很玄幻,但仔細想想也能發現,這些研究并非什麼最新發現,而是一些樸素道理的總結。

“首先,走路步速快的人,至少說明他的肌肉力量是足夠的,骨骼是強健的。這說明這個人的身體狀态比較好。”他表示。

事實上,有很多原因會影響一個人的行走速度,比如工作忙的、性格急的,都會容易走得比較快,“比如我這個職業,不僅身邊人都覺得我走路很快,工作中有必要的時候,我還得跑幾步。”這些都是影響步速的因素。但換一個角度來看,一個可以自如切換行進速度的人,他的機體功能就在一個基本的水平線之上,整體的協調性、平衡力也不錯,說明什麼?還是說明他的身體狀态是好的。

研究稱步速快的人能多有16年生命,這一點還是非常吸引人的。在廖維靖看來,這就相當于一個經常做運動的人,壽命一般會比不運動的人更長,并沒有太多值得驚訝的。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消息讓一些平時習慣慢慢走的人急了。30歲的楊小姐就表示,自己是一名文職人員,工作基本就是坐在桌前,甚至連其他樓層都不常去,平時自己走路習慣了慢慢走,“那我現在加快步速,有用嗎?”

廖維靖笑稱,所謂步速快和慢并無絕對标準,一個人隻用與自己對比即可,“根據楊小姐的描述,她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走路速度,而是久坐、伏案、缺乏運動這幾個問題。其實他們最需要的是學會調整,比如每隔1小時起來活動一下,讓頸、腰椎得到休息,讓四肢肌肉有機會伸展,在可耐受的範圍裡也可以通過提高步速等方式來調節。”他表示,說穿了,這不是多玄乎的事情,是“生命在于以合适方式運動”的宏觀和微觀表現,就是通過努力去獲得健康的生活方式罷了。廖維靖指出,長壽這件事沒有竅門,隻有依靠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平衡的飲食,日複一日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讓機體維持住好的狀态,就是長壽的秘訣。

來源: 荊楚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