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的制作,從傳統的手工作坊轉移到工廠的流水線上以後,“手工琴”和“工廠琴”這兩個用以區分制作過程的名詞,應運市場的競争而生,并暗含褒貶:
“手工琴”,意味着由工匠秉持匠人精神手工打造,有一股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
“工廠琴”,則是現代化機械的産物,品質和誠意仿佛生來就該比手工琴矮一頭。
于是你會在網上購琴的時候,經常在某些品牌的商品詳情頁看到這樣的字眼:“XX手工琴,手工打造,工匠精神。”
去琴行選購的時候,也可能會遇到商家對你安利某支手工琴,一問價格,才兩千多。高貴的手工琴,價格倒是挺親民。
流水線上批量生産的工廠琴,反而經常被冠以“手工”的稱号。原本泾渭分明的兩個稱呼,界限好像一下子就模糊不清了,那麼到底怎樣才算是手工琴,怎樣才算是工廠琴呢?今天我們就花幾分鐘的時間來梳理一下。
工廠琴很好解釋。通常來說,工廠琴是指一家吉他工廠批量生産的吉他産品。
因為他們是成規模、大批量的加工、生産,所以為了無限提高産品的質量和生産效率,使得工廠十分注重産品的“标準化”。事實上“标準化”也是所有現代工廠所追求的終極目标。
那什麼是手工琴呢?
就目前為止,這是一個不好簡單回答的問題,就從市面能見到的所謂手工琴來看,市場上關于“手工琴”的定義可以說是十分混亂的。
總地來說,大概有這幾種情況在市面上都會被稱之為手工琴:首先是标榜生産手工琴的吉他品牌、其次是工廠定制吉他、還有一些小作坊生産的批量發售的琴、最後就是獨立制琴師的專業定制琴 。
一部分所謂的手工琴最喜歡的一個标簽就是:手工,也就是淡化電動機械的使用,着重表現他們是用一些傳統的、個人化的生産方式生産出來的吉他。
部分琴友也覺得“手工琴”顧名思義,就是不借助任何現代化機器,純粹用傳統手工工具制作出來的吉他 。
因此,現在很多人,都是在按手工成分占整個制作過程多少的方式,來界定手工琴和工廠琴。但其實隻要稍微仔細想一想,我們就會發現這種方式是靠不住的。
首先,工廠可以利用這個漏洞,來标榜自己的産品是手工琴:他們可以聲稱,自己的生産線幾乎沒有現代化的設備,每個流程都是由匠人手工操作完成。
但實際上呢,這些工廠可能隻是不具備充足的引進現代化設備的資金,隻能以人力暫時替代機器,正好大家對手工琴都很神往,就用“手工”的名義颠倒黑白,給自己的産品擡高身價。
畢竟,對任何一家想要走得長遠的工廠而言,機器才是更靠譜的選擇,人力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不僅管理壓力大,要承擔的産品風險也更高。
其次,手工琴的“手工”成分,就一定多嗎?
如果你對純手工制作的吉他抱有期待,那麼獨立制琴師的工作室很可能會讓你失望:因為他們也少不了現代化設備的輔助。比如美國著名的獨立制琴師Ervin Somogyi,他的工作室就有不少機械化設備。
機械化的設備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精度,也永遠不會疲憊。如果有人找Ervin Somogyi定制一支琴,而這支琴就是用這些設備制作出來的,那麼我們能說它不是手工琴,而是工廠琴嗎?顯然,不能。
Somogyi認為,“手工琴”的特點并不是不使用電動機械工具,而是在于電動工具使用的自由度,也就是說,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使用電動工具,根據工作的需要,完全不違背操作者的意願,就可以被認為是手工制作的。
但這樣的定義顯然是不夠嚴謹的,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流水線上的師傅就不能自由地使用電動工具。
另外,如今一棵大樹從被放倒,到切割成一片一片用于制作吉他的材料,都是借助現代化機械設備完成的,所以“純手工”的概念早在源頭就已經被消滅不存在了。
那麼工廠琴可以手工做,手工琴又可以用機器做,可見把目光放在手工比例上來界定“手工琴”和“工廠琴”,并不是理想的選擇。
也有人提出用産量和規模來劃分手工琴和工廠琴。工廠需要一定規模才能運作,在短時間内就能生産出幾百支,而手工琴由于隻有獨立制琴師,可能一年隻能做出幾支。
國内有些品牌,可能隻有十幾個人的制琴團隊,一個月隻能做出十幾二十支琴,他們就把自己生産的吉他稱為手工琴。
但這其實并不嚴謹,也沒有可操作性。首先你不可能制定出一個明确的能夠用于區分的量值,也就是說低于多少産量算是手工琴工作室,達到或高于多少産量可以算是吉他工廠。
其次,獨立制琴師在制琴過程中,不一定是一手操辦,他可以将一些步驟交給自己的徒弟代勞以提高産量;而一些小規模的制作團隊,雖然産量較少,但也很有可能隻是規模很小的量産琴而已。
那麼,從品質的角度去區分怎麼樣呢?顯然,這也并不适合,畢竟享譽全球的馬丁,就是工廠琴,簡直太好反駁了。
所以,要想弄清楚手工琴和工廠琴之間的差别,我們還需要進行一次複盤,到底我們為什麼會覺得手工琴比工廠琴優越。
首先,手工琴要麼是制琴師為了創造一把史無前例的吉他;要麼是制琴師接到了樂手的訂單而為其量身打造出來的,這種獨一無二的特性,自然和工廠批量生産的不可相提并論;
其次,這意味着制琴師擁有足夠的知識、功底、創造力,來支撐他們設計出這樣一把的吉他;還有就是,制琴師必須有足夠的智慧、能力和技藝,把這把吉他精準地制作出來。
而在這期間所産生的所有成本累積起來,也就恰好體現了手工琴的另一個特點:貴。
工廠所追求的終極目标是标準化,他們的管理者日思夜想的是如何把所有産品做到盡可能完全一樣。
而手工琴,它是隻為個體的需求服務,它的目标是精準的滿足個體的需求。因為本質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它也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我們認為應該用是否“量身打造”,來區分工廠琴和手工琴。
同時應該用“定制琴”來代替容易使人混淆的“手工琴”這個稱謂。或者至少應該把“定制琴”作為手工琴的一個重要備注。而“工廠琴”我們也可以給它再加一個“量産琴”的備注。
這樣一來,區分它們就變得簡單多了。
定制的特點,在于和定制者個性及需求的高度吻合,制琴師從選材到加工再到後期調整,都會按照定制者的偏好和特點來生産制作,一些手工制琴師會要求定制的客戶提供身高、臂長、手掌大小、用途、演奏風格等信息,以便選用合适的材料,制作出合适的吉他,從而滿足客戶的要求。
比如你喜歡彈唱,需要飽滿而低沉的低音,制琴師可以為你選擇合适的琴體,再通過調整結構來滿足你。
比如你喜歡複雜而花哨的外觀,制琴師會按照你的需求多加點鑲嵌,再比如你的手指短粗,制琴師則可以調整琴頸厚度,讓你擁有更好的手感。
這些特定需求的服務,是工廠琴所無法比拟的,也正因為這樣的特殊性,意味着定制琴隻适用于需要它的、定制他的人。
如果制作者發現這樣一款琴還挺有市場,一樣做了好多支,那麼多出來的這部分就應被劃入量産琴的範疇,成為小規模的量産琴。如果再以手工或定制琴的名義銷售就不太妥當了。
節目最後,我希望琴友們能夠對目前市面上所謂的手工琴謹慎的加以辨别,把虛假的部分排除掉,這樣也是對那些真正有情懷的付出過很多心血的手工制琴師極大的尊重和支持。
另外也應該給予工廠琴公平的對待。或許是因為工業革命的曆程,遠遠比不上人類靠雙手生存的時間長遠,我們在對待機器和手工時,總會下意識偏向手工,排斥機器。
但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善于使用工具,從原始工具,到傳統工具,再到如今的機械化生産,這都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不論工廠還是專業制琴師,使用電動機械都已經成為了一件十分正常且必要的事情。
而且優秀的量産琴有着規範的生産流程、高精度的機械化水平,随着現代制作工藝的進步、數控機床的出現,加工精度可以精細到毫厘之間,這樣生産出來的工廠琴品質可控,價格親民,這是小規模的定制琴所無法比拟的。
我個人也更偏愛手工,因為手工産品就像一件藝術品,它可以更好的保留制作者的情感和個性,更準确的傳遞制作者的精神,而一件商品一旦具有了這些元素,我們會認為它是活得,是有靈魂的。
隻可惜如今多數所謂的“手工”,更多的隻是一個噱頭,一種在商業層面的空洞的表現形式,并沒有實質的内涵。
以上就是本期吉他小百科的全部内容,我們下期再見。
往期小百科回顧吉他小百科|吉他材料等級竟是騙局?看馮濤如何為你揭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